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觀賞魚貿易產值邁向十億美元大關
觀賞魚系全球最受歡迎寵物之一,該嗜好受歡迎程度僅次于攝影,這大概系室內休閑活動漸漸取代戶外活動所形成的趨勢。由于都會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多人開始尋找有益于健康與平靜的休閑嗜好。另環保意識抬頭,飼養在水族箱的觀賞魚則可迎合上述之需求,亦受到各年齡階層的喜好,未來該產業之商業活動將持續擴展。
1.觀賞魚貿易
估計一年全球觀賞魚貿易批發值超過美金10億元,零售部分每年交易量約15億尾,價值美金60億元。整體產業包括周邊產品,預估產值達美金140億元,其中30-40種觀賞魚為市場銷售主力,美國市場30種魚當中,有60%系由國外進口,而低價魚種之需求量遠超過高價魚種。觀賞魚市場可分為四種,最大者為熱帶淡水魚種,占全市場80-90%,其余部分為熱帶海水及半咸水魚種,包括無脊椎動物、冷水性(淡水)魚種包括金魚及錦鯉、寒帶海水及半咸水魚種等。全球市場約有1,600種觀賞魚,淡水魚超過750種,藉由人工繁殖、運輸及水族科技造就越來越多新魚種,其中90%系養殖,10%系野外采捕。估計每年養殖觀賞魚之交易額約美金2億元。95%之海水觀賞魚系野外采捕,5%系人工繁殖,隨著新品種海水魚繁殖技術增進,海水魚養殖將持續成長。觀賞魚之價值遠高過于食用魚,一般而論,兩者相差近100倍,而海水觀賞魚之單價又高過于淡水觀賞魚。淡水觀賞魚之市場主力為鏘魚科Poecilidae、加拉辛科Characidae、鯉科Cyprinidae、慈鯛科Cichlidae。主要種類包括孔雀魚guppy、滿魚platy、紅劍swordtail、摩莉molly、霓虹燈neon tetra、神仙魚angel fish、金魚gold fish、斑馬魚zebra danio 及七彩神仙discus。孔雀魚及霓虹燈產量占全球觀賞魚市場25%以上,產值達14%以上。海水觀賞魚之市場主力為小丑魚clown fish、光腮雀鯛chromis、damsel、sail fish、塘鱧(雷達)sailfin blenny、隆頭魚wrasse、海水神仙魚marine angle、長吻鉆嘴魚beaked coral fish、蝶魚butterfly、石狗公scorpion fish、蝦虎魚goby、炮彈魚trigger fish及海馬seahorse。上述魚種之分類包括雙鋸魚科Amphiprionidae、蓋刺魚科Pomacanthidae、刺尾鯛科 Acanthuridae、(魚街)魚科 Callionymidae、隆頭魚科Labridae、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鮋科 Scorpaenidae、帶蝦虎魚科Microesmidae、鱗鲀科Balistidae及海龍科Syngnathidae。
2.觀賞魚供應現況
全球觀賞魚出口值自1991年美金1億2,581萬9,000元增至1996年之美金2億627萬1,000元。1997至1998年間,產值下降,1998年僅達美金1億6,239萬9,000元,2001年再度上揚至美金1億8,266萬8,000元,產值下降乃因1996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所引起。新加坡系全球最大出口國亦為亞洲主要貿易中心,2001年出口值達美金4,158萬元,新加坡并未生產觀賞魚,該國系以轉出口亞洲各國所采捕或養殖的魚種為主,該國出口觀賞魚至全球60個國家以上,包括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及澳洲。馬來西亞系第二大出口國,出口值美金1,372萬元、占全球出口量7.9%,其他國家之出口值及市場占有率之數據如下,印尼(美金1,372萬元,7.5%)、捷克共和國(美金1,127萬元,6.2%)、 秘魯(美金978萬元,5.4%),再次為中國大陸(美金1,100萬元),中國大陸之出口系透過香港進行,香港出口值為美金897萬元,上述金額包括全中國大陸及澳門出口值美金203萬元。接下來為日本,其出口值達美金769萬元,占全球出口量4.2%,美國(美金705萬元,3.9%)、菲律賓(美金650萬元,3.6%)及斯里蘭卡(美金594萬元,3.3%)。 2001年亞洲系全球觀賞魚最大出口地區占全球出口量之59.1%、出口值達美金1億796萬元。其他重要的出口地區包括歐洲(占全球出口量20.6%,出口值達美金3,768萬元)、南美(10%,美金1,834萬元)、北美(3.9%,美金706萬元)及中東(3.2%,美金581萬元)。亞洲地區觀賞魚出口國包括新加坡(占亞洲供應量38.5%),其余依序為馬來西亞(13.3%)、印尼(12.7%)、中國大陸(包括香港及澳門10.2%)、日本(7.1%)、菲律賓(6.0%)、斯里蘭卡(5.5%)、泰國(3.1%)、臺灣(1.6%)及印度(1.2%)。
3.觀賞魚需求現況
全球觀賞魚進口值自1991年之美金2億1,632萬7,000元,迄1994年之美金3億3,762萬5,000元,爾后漸漸下滑至1999年之美金2億4,409萬7,000元。2000年些微上揚至美金2億4,616萬1,000元,2001年又下滑至美金2億4,461萬1,000元。飼養觀賞魚大多是工業化國家民眾之嗜好,因此美國、日本及西歐等工業化國家系觀賞魚之主要進口國,2001年全球觀賞魚進口值達美金2億4,462元,美國系最大進口國,進口值達美金6,177萬元,占全球進口值之25.3%,其次為日本(美金2,840萬元,11.6%),其他主要進口國包括德國(美金2,109萬元,8.6%)、英國(美金2,109萬元,8.6%)、法國 (美金2,056萬元,8.4%)、新加坡 (美金993萬元,4.1%)、比利時 (美金945萬元,3.9%) 、義大利(美金907萬元,3.7%) 、荷蘭(美金816萬元,3.3%)、中國大陸/香港 (3.1%)及加拿大(2.7%)。新加坡及香港系觀賞魚之主要轉運站。
4.美國市場
美國系全球最大觀賞魚市場,1996年進口值達美金7,786萬元,迄1999年下滑為美金5,735萬9,000元,2000年至2001年再度上揚為美金6,176萬6,000元,美國約有10%的人口飼養觀賞魚,估計約1,000萬人,其中40%的水族愛好者擁有數個水族箱。主要進口種類系淡水魚種,其中孔雀魚及霓虹燈占該市場40%,其余受歡迎的魚種包括摩莉molly、紅劍swordtail、七彩神仙discus、神仙魚angelfish、非洲慈鯛African cichlid、斑馬魚zebra danio及滿魚platy。主要供應國包括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巴西。該休閑活動引發人們感到興趣,尤其年輕水族玩家對海水魚更感興趣。
5.日本市場
日本系全球觀賞魚第二大市場,由于高樓林立,以致無法飼養貓或狗等寵物,進而促進水族產業之發展,水族箱成為家庭中之重點擺飾,估計該國有120萬的水族愛好者,受歡迎魚種包括孔雀魚guppy(占該市場28%)、霓虹燈neon tetra、紅鼻剪刀red nose tetra、紅蓮燈cardinal tetra、黑日光燈black tetra、四間tiger barb、三角燈harlequin fish、七彩神仙discus、神仙魚angel fish、暹羅斗魚Siamese fighting fish、銀馬甲gourami、滿魚platy、紅劍swordtail、老鼠魚Julii catfish (corydoras)、食藻魚類algae eater、白云white clouds及斑馬魚zebra danio 。其進口值1996年至2001年之變化由美金7,394萬1,000元下降至美金2,839萬8,000元,該現象系受經濟衰退之影響。主要觀賞魚供應國包括新加坡、巴西、印尼、馬來西亞、美國及中國大陸(香港)。
6.西歐市場
西歐系最大貿易區塊,觀賞魚產品進口量占全球40%,淡水魚種占進口總值90%,其余為海水魚、無脊椎動物及活巖石。受歡迎之魚種包括霓虹燈neon tetra、紅蓮燈cardinal tetra、孔雀魚guppy、滿魚platy、紅劍swordtail、暹羅斗魚Siamese fighting fish、神仙魚angel fish、老鼠魚corydoras、三角燈 rasbora、馬甲gouramy 及泥鰍loach。1996年至2000年進口值之變化由美金1億2,322萬6,000元下降至美金1億721萬7,000元,2001年又上揚為美金1億776萬7,000元。主要觀賞魚供應國包括新加坡、捷克共和國、以色列及日本。2001年進口量最多之國家系德國(21.0%),次為英國(19.6%)、法國(19.1%)、比利時(8.8%)、義大利(8.4%)及荷蘭(7.6%)。而供給西歐觀賞魚之國家包括新加坡、捷克共和國、以色列、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香港)、斯里蘭卡、泰國、美國及巴西。
7.議題與限制
供應問題系觀賞魚產業之困境,因季節和氣候因素,導致某些魚種無法順利量產,又因缺乏管理及檢疫,致某些養殖場過度開發及死亡率上揚,而使種源漸漸衰退。某些國家漁民利用氰化物毒魚及炸藥炸魚等毀滅性方式進行捕魚活動,亦引起另一爭議。受氰化物毒害的魚在數周內將會死亡,存活下來的魚才會銷售至消費者手中,而以炸藥捕魚將炸死大部分居住在礁巖附近的魚并危害珊瑚礁生態。魚類的高死亡率令人感到關切,研究報告指出,魚貨由市場至消費者,約75%的魚在產地采集作業中就已死亡,有時死亡率更高達90%,以環境觀點而論,過漁現象、毀滅性采捕、死亡率,導致生物歧異度降低等問題,社會大眾應多關心該產業之永續發展。因過度密集養殖,某些國家已引發如疾病、抗藥性及種源衰退等品質不良的問題出現。因品質不良,導致進口商尋求新供應者,如美國或捷克共和國。若品質問題無法解決,則進口國將會投入種苗繁殖的工作以為因應。
8.趨勢
因飼養淡水魚花費少、容易飼養,故受到大多數水族愛好者喜愛。近來海水觀賞水族漸漸受到歡迎,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海水觀賞水族之普及化。尤其海水礁巖生態系,其中包括魚、珊瑚礁、貝類、軟體動物及植物。許多專家認為海水礁巖水族將系21世紀觀賞水族之趨勢。養魚這項嗜好可打破社交隔閡,豐富過去20年前時光并延續至今,家庭水族箱以成為標準化消費產品,故消費者認為水族箱系便宜的商品。就專業水族玩家而言,養魚已成為熱愛,將水族箱融入整體家居設計,并配有過濾系統、照明設備及加溫設備等“高科技簡易配備”的飼養環境。養魚這項嗜好可讓人紓解都會生活所造成的壓力并改變生活型態,觀賞水族能使人寬心消除緊迫,大多數住在公寓的都市居民都無法養狗或貓等寵物,也造就養魚之所以流行的因素之一,另一優點可增加民眾安排休閑時刻。近年來隨著電腦普及化,熒幕保護程式將觀賞魚轉型為虛擬水族箱,成為水族產業另一項新競爭。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