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量減半價格也漲三成
又黑又滑的大頭腥堆放在魚筐里,一條條鰻魚互相纏繞在水盆里,一斤多重的大鯧魚整齊地擺著……昨天上午,在撫順路水產鮮肉市場,20多個品種的海魚擺放在貨架上,但九成以上的魚都是死魚,上面壓著一層厚厚的冰塊。
不少市民在問過價格后直喊太貴,家住長春路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多年以來每年都來這采購一批鮮魚,但發現今年魚特別貴,平均漲了30%以上。去年一斤重的鯧魚30元/斤,但今年已漲到65元/斤,“貴了就不吃了,改吃大頭腥。 ”
市場上2/3海產品是凍貨
“現在海鮮的供貨量幾乎少了一半。 ”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現在占市場上2/3的海產品都是凍貨,鮮貨很少。這些冰凍的魚都是為防止冬季量少,在三四個月前凍起來的。僅有的一小部分鮮貨大多來自南方,包括從東南亞進口的。如魷魚有來自阿根廷的、藍尾蝦是印尼的、比管魚有菲律賓的等。
記者了解到,各種水產品的批發價較去年同期相比,普漲了20-30%。城陽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稱,人工費、柴油費都漲了,出海的漁船打回來的也少了,肯定價格會往上浮動。
以前不吃的魚也上了餐桌
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大剛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四大經濟魚類為大黃花、小黃花、帶魚、白鱗魚,號稱“四大家魚”。當時任何一種的年產量都達二十萬噸左右,有的甚至六七十萬噸。而現在,大黃花魚和小黃花魚在黃海的產量一年不到二百噸,目前市面上的這些多是靠人口放養,白鱗魚也已接近消亡,帶魚現在也多是人工養殖的。“一方面是由于海洋污染,另一方面現在過度捕撈,還沒長大就被捕上來吃了。還有就是淡水徑流減少,海水鹽度增加,影響了魚的產卵量。 ”
魚的數量少了,但為什么市場上的品種卻越來越多?陳大剛教授稱,這是因為現在“亂七八糟”的魚都被捕出來賣了。比如海兔子、海腸等魚原來都不吃的,因為它們味道不好,也不是主要品種,但是現在無魚可吃,把它們也都捕上來了。記者曹為鵬 見習記者 張艷利 宋曉華
業內分析
七成海捕魚來自外地
青島市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港管理處主任郝振梅說,據統計,青島市目前的海捕魚有七成來自外地,比如海蠣子基本來自威海榮城,蛤蜊來自秦皇島,鯧魚來自南海等。 “近海漁船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來他們出海一天,能打回來滿滿一漁船的魚。但現在幾乎打不到多少。由于近海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原因,近海的漁業資源已經枯竭。不過,部分深海魚類品種和數量并沒減少,只是很多魚都被浙江、江蘇的收購船給收走了,他們出價太高了。 ”
春節海鮮市場主要海魚品種
品種 價格 個頭 海捕還是養殖
鯧魚(大) 65元/斤 0.8斤 海捕為主
鰻魚 30元/斤 0.5斤 海捕為主
鯧魚(小) 15元/斤 0.2斤 海捕為主
鲅魚 12元/斤 1斤 海捕為主小
黃花魚 10元/斤 0.2斤 海捕為主
大頭魚 10元/斤 1.5斤 海捕為主
黑頭魚 8元/斤 0.3斤海捕為主
大頭腥 7.5元/斤 7斤 海捕為主
光魚 6.5元/斤 1斤 海捕為主
刀魚 5元/斤 0.2斤 海捕為主
鮐鲅魚 2元/斤 0.1斤 海捕為主
牙片魚 25元/斤 2斤 養殖為主
大黃花魚 23元/斤 1.6-1.7斤 養殖為主
加吉魚 23元/斤 1.5斤養殖為主
黃姑魚 15元/斤 1.2斤 養殖為主
鱸魚 13元/斤 2斤 養殖為主
舌頭魚 .5元/斤 0.3斤 養殖為主
紅頭魚 7元/斤 1.3斤 養殖為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