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記者從大連普蘭店蓮花灣獲悉:9月16日,幾位游客在該灣垂釣時釣到一條怪魚。昨日上午,記者在蓮花灣見到了這條怪魚。
怪魚被臨時飼養在塑料盒中,長約45厘米,脊背部呈鉛灰色、腹呈白色,頭部兩只與金魚類似的大眼高高突起,而身上則與普通的鰱魚相似,但尾部則如鯉魚。
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動物專家在對照片研究后認為,出現怪魚有3種可能,一是雜交魚,二是基因變異,三是因受污染或感染寄生蟲而造成的畸形。“最可能的就是蓮花灣里投放的鰱魚產生了基因變異。這是生物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金魚品種都是從自然變異的鯽魚中選擇培養出來的。要徹底弄清原因,還要做許多試驗。”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