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背鰭鰭棘(總數):9條 背鰭軟條(總數):27-30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5-28條
成魚體長呈橢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尾鰭彎月形;尾柄棘尖銳而極長。體上部黃色,下部淡藍色;頭部及體側約有3/4的部位具有8-11條鑲黑邊的藍色橫紋,上部數條伸達背鰭;腹鰭黃色至橙色而具黑緣;胸鰭淡褐色透明;背鰭和臀鰭黃綠色,具藍緣;尾鰭黑褐色,具藍色緣。紋吊和紅海騎士(Acanthurus sohal)的區別在于體色方面,紋吊以黃色為主,而紅海騎士則以藍色為主,且頭部和各鰭的顏色都不一樣,很容易分辨。
注:紋吊的尾棘具毒腺,能使人引起劇痛。
中 文 名 紋吊
俗名別名 金線吊(香港)、彩虹倒吊
英 文 名 Lined Surgeonfish、Striped Surgeonfish、Zebra Surgeonfish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lineatus
命名者,年份 Linnaeus,1758
品 種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圍包括西起東非洲(包括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 Islands),東至夏威夷群島、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n Islands)和土木土群島(Tuamoto Islands),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大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亞一帶海域。在紅海海域中被紅海騎士(Acanthurus sohal)所取代。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5度和南緯30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于面海珊瑚礁區水深0-1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浪涌區中。具
有強烈的領域性,通常由一條體型較大的雄魚控制界限分明的攝食領地及一群雌魚。該魚通常會不停的游動。主要以海藻為食,但也捕食甲殼類動物。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38cm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領 域 性 強
飼養難度 低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中等,族群倍增時間最少1.4-4.4年
設缸環境
設缸類型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可
最小缸容量 65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4-30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于32攝氏度。
缸水比重 1.020-1.025
缸水pH值 pH 8.1-8.4
照明環境 強光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