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孔雀魚完美鑒賞作為一個已經經歷了百年的熱帶觀賞魚品種,孔雀魚多年來經過無數位觀賞魚養殖家歷代人工改良、繁殖,可以說話題多多,但有一點可以得到肯定,就是它們受到水族愛好者歡迎的程度。這里,將分成紋理色澤篇、體色篇以及尾鰭篇三個章節,向大家簡單論述一下水族市場上出現的主流孔雀魚的品種分類。
一、紋理色澤篇:
馬賽克孔雀魚(mosaic)
馬賽克的原文是指“鑲嵌細工做成的物品”。在此卻是形容孔雀魚尾部的眾多色彩和花樣。
馬賽克孔雀的花紋分成兩種:一種是鑲嵌狀的花紋,另一種則是略呈環狀排列的花紋。
馬賽克孔雀的特色:尾鰭基部與身體交接處有一塊“深藍”色的色塊,這點也可以用來與草尾孔雀作區別。
馬賽克孔雀的標準要求:尾鰭紋路鮮明,背鰭越寬大越好,并且紋路最好和尾鰭一致。
草尾孔雀魚(grass)
圖片:真紅眼白子紅草尾孔雀 草尾孔雀是由*本水族專家人工改良出來的品種。
草尾孔雀按尾鰭色澤不同,分成兩種:
一種是標準尾鰭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種則是玻璃尾,尾鰭較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點就象噴點狀的分布,朦朧之美猶如“紗麗”。草尾孔雀的特色:寬大的尾鰭上布滿黑色圓形的細小斑點,花紋細致如草皮。
草尾孔雀的標準要求:尾鰭一定要寬大,背鰭也一樣,更要有厚實的感覺,花紋也應該和尾鰭一致。魚身上呈現的色塊呈自由均勻分布。
禮服孔雀魚(tuxedo)
圖片:真紅眼馬特利黃尾孔雀
禮服是指孔雀魚的后半身為黑色、深藍色或其他的純色調,而尾鰭上應該沒有任何雜色斑點或花紋,整體感覺素雅大方,如穿著晚禮服的美人雍榮華貴。
禮服孔雀的特色:尾鰭要比其他品系的孔雀魚更為寬大且長。
禮服孔雀的標準要求:尾鰭部分的色澤要均勻,絕對不可摻雜任何斑點或花紋,整體的色澤需要單一化以及色彩的純度。
蛇王孔雀魚(king cobra)
圖片:蛇王孔雀
蛇王孔雀魚身上布滿復雜紋路構成的圖案,看起來就如同蛇類的皮膚斑紋,總體紋路與馬賽克孔雀很相近,只是更為細致。
蛇王孔雀的特色:魚身體表的色澤呈現藍、綠等具有金屬質感的色澤,配以細密的花紋,極為奪目。
金屬孔雀魚(metal)
圖片:金屬蛇王孔雀 金屬孔雀魚是由俄國水族專家人工改良出來的迷人品種。
金屬孔雀的特色:魚身前半部分呈現出特殊的金屬藍。在水質狀況不佳或者魚體不適的時候,這塊金屬藍的色塊會轉變成為黑色,提醒飼養者引起注意。
豹紋孔雀魚(leopard)
圖片:豹紋孔雀 豹紋孔雀魚是從草尾孔雀中分劃出來的品系。
豹紋孔雀的特色:和草尾孔雀的差別在于尾鰭底色一般呈黃色,魚體與尾鰭交界部分的紋路為“三”之類的流水紋。其次,豹紋孔雀的起源為德系黃尾禮服孔雀,因而它們的吻部呈黃色。
劍尾孔雀魚(sword tail)
圖片:劍尾孔雀 劍尾孔雀的特色:是指尾鰭如劍般筆直伸出,根據延伸的部位不同分為雙劍尾、上劍尾、下劍尾等等不同形式。
劍尾孔雀的標準要求:劍尾末端尖銳,體色紋理呈自然表現狀,具有大自然原始的風味。
白金孔雀魚(platinum)
圖片:白金馬賽克孔雀 白金孔雀魚具有另類的欣賞風格。
白金孔雀的特色:強調魚體的特殊顏色,分為金色、銀白色或者白金色等等。
白金孔雀的標準要求:魚體表覆蓋的白金色應該均勻,并且最好連胸鰭、背鰭、腹鰭、尾鰭均能覆蓋。
單色孔雀魚(solid)
單色孔雀的標準要求:當然是魚體色澤干干凈凈,不含任何雜色。
古老系孔雀魚(old fashion)
圖片:古老品系孔雀 古老系孔雀魚并不是指那些原始的古老孔雀品種,它是一個新的孔雀魚品系。
古老系孔雀的特色:尾鰭上具有類似馬賽克的斑紋,但紋路模糊不清,而魚體表面有著類似蛇紋的紋路,卻不似蛇紋那樣具有凸突感,相反具有凹陷感。
其他品系孔雀魚(others)孔雀魚按紋理色澤的大致分類應該為以上的10種,這也非常粗淺的分類方法。雖然以上這些品種的孔雀魚都已經定系而按此遺傳繁殖,但是在眾多水族專家*益改良的今*,出現某個新品系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在雜交改良過程中,一大部分孔雀魚同時具有了2個或者2個以上的品系特征,因此,將這些種類暫時分列為其他品系孔雀魚。
二、體色篇 根據孔雀魚身體的色澤,可分為:
1.野生型(Gray Type):又稱為一般型,即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體色,也就是與野生種類的孔雀魚大致相同的體色。
2.黃化型(Golden Type):魚體通體呈黃色的底色,尤其頭部頂端沒有野生型孔雀魚所具有的黑點。
3.白化型(White
Type):魚體通體雪白并略帶透明感,全身素凈,不帶絲毫黑色素,魚身上以淺藍、淡紅等素色斑紋相點綴,顯得格外典雅。
4.白子型(Albino):魚體底色為透明狀,全身無任何黑色,眼睛呈暗紅色。
5.白化白子型(Albino White):魚體底色為透明狀的雪白色,全身不帶絲毫黑色素,眼睛呈現紅色。
6.真紅眼白子型(Real Red EyeAlbino):魚體底色為透明狀的淡黃色,全身亦不帶絲毫黑色素,眼睛呈現紅色。
7.虎紋型(Tiger):與野生型孔雀魚很相似,但魚身鱗片具有特殊變化,在魚鱗邊緣部分似乎被黑色線條鑲嵌,整體欣賞猶如虎皮紋。
8.藍化型(Blue):魚體呈現特殊的青藍色調,但此類孔雀魚很少見到,因此常常被忽略。
9.粉紅型(Pink):魚身上具有粉紅色調的亮麗色澤。以上的體色,也可能出現兩者并存的現象,例如黃化粉紅(GoldenPink)等等,即是人工改良而同時具備不同體色的特征。
三、尾鰭篇 根據孔雀魚尾鰭的形狀,可分為:
1.三角尾(Delta Form):尾鰭形若三角形,其夾角度越大越好,鰭邊上下末端是呈銳角。
2.扇尾(Fam Tail):尾鰭形狀類似三角形,其夾角度越大越好,鰭邊上下末端是呈圓弧。
3.下劍尾(Bottom Sword):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底部延伸出猶如劍尾魚那樣的鰭邊。
4.上劍尾(Top Sword):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上部延伸出一部份鰭邊。
5.雙劍尾(Double Sword):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上下部各延伸出一部份鰭邊。
6.針尾(Pin Tail):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中央延伸出一部份鰭邊。
7.圓尾(Round Tail):最傳統而常見的尾型。
8.琴尾(Lyre Tail):具有三角尾與扇尾或圓尾,亦或者是雙劍尾與圓尾的組合。
9.燕尾(Swallow):在尾鰭末端有多處延伸,并且數目、位置不等的鰭邊。
10.緞帶(Ribbon):屬于突然變異的尾型。
四、根據孔雀魚尾鰭的色彩,可分為:
純色系:
1.紅色(Red)。2.藍色(Blue)。3.黃色(Yellow)。4.黑色(Black)。
復色系:
1.馬賽克(Mosaic):其中又可以根據具體色澤的不同,分為紅尾馬賽克、藍尾馬賽克、黃尾馬賽克等等。
2.草尾(Grass):其中又可以根據具體色澤的不同,分為紅草尾、藍草尾、黃草尾等等。
3.豹紋(Leopard)。
孔雀魚的分類大致
就是根據以上3種。但是,如果接合這3種方法來定義、劃分一尾孔雀魚的品系,應該是從頭部到尾部,依據不同的特征再逐一命名。例如:金屬蛇王孔雀、紅尾馬賽克孔雀以及黃尾禮服緞帶孔雀等等的孔雀魚名稱即由此而來。以上是常見孔雀魚的簡單分類,對魚初接觸品系分類的朋友,一定還是會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實這些分類是根據孔雀魚可以表現出不同特點的遺傳基因的類型來劃分的。
這些類型包括:
尾的花紋:馬賽克、草尾、素色尾、蕾絲 尾的顏色:紅尾、藍尾、黑尾、白尾、黃尾、綠尾、天空藍尾。
尾的形狀:三角尾、扇尾、雙劍尾、上劍尾、下劍尾、燕尾、鏟型尾、中落尾
身體的花紋:蛇紋、古老品系、維也納綠寶石、禮服、豹紋、金屬白金、珊瑚、*本藍
特化混合型身體紋路:美杜沙、珊瑚美杜沙、銀河、白金*本藍、圣塔瑪麗亞蛇王、金屬蛇王
全身體色:白子、黃化、蘭化、白化、虎斑、粉紅、馬特利
眼睛:真紅眼、淺紅眼、酒紅眼、暗紅眼、深紅眼、眼鏡眼
鰭:普通型、緞帶 高度特化型:莫斯科藍、莫斯科藍煙火。
這些是現在較公認的一些穩定的基因型,但還在不斷發展,還有什 么新的我現在也不清楚。
命名是按頭部--身體前部--身體后部--尾部的順序來做的。 對于含有多個基因表現的魚,有時會省略較弱表現的基因的名稱的。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