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海南日報報道:海南省水產研究所在天津等省市批量繁育南美白對蝦宣告成功,該項目今天通過了驗收。
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學院教授林浩然說,南美白對蝦在北方繁育成功,解決了華北、東北地區良種良苗的批量供應問題,項目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據了解,2004年至2006年6月,海南省水產研究所在天津等省市繁育蝦苗65億尾,累計放養面積13萬畝。所培育的蝦苗活力好,抗病力強,備受廣大養蝦農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天津、河北、遼寧、山東等省市是我國對蝦養殖的主產區,現有養殖面積11.8萬公頃,占全國養蝦面積的47%。然而,本世紀初,華北、東北地區因傳統的當家品種“中國對蝦”病害蔓延,養蝦業一度受挫,急需尋找新的替代品種。北方一些省市的科研單位也嘗試南美白對蝦人工育苗,但由于技術不成熟,育苗效果不甚理想,苗種成活率低。
據介紹,經過海南省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系統解決了新蝦運輸、設施改造、水質調控、新蝦強化培育、仔蝦培育和標粗降淡等一系列技術難題,使南美白對蝦在北方得以批量繁育成功,為我國對蝦主產區提供了新的優良品種。
南方漁網編輯:劉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