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句話寄語:目標已經確定,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關鍵在實干,在實施。潛江的發展,要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共同為建設美麗潛江而奮斗。
談“十二五”:深入解放思想推進跨越發展
昨日,列席省人大會的潛江市市長張桂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首先用一組數據展示過去一年潛江取得的成就。去年該市 GDP達到290.67億元,同比增長16.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49.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5%,是歷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在談到潛江如何在“十二五”實現跨越式發展時,張桂華表示信心滿滿。他說,這種信心,首先來自潛江發展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機遇期。他介紹,下一個五年,潛江既有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南水北調興隆水利樞紐工程、漢江流域綜合開發、漢宜鐵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帶來的機遇,還有中國劇協曹禺劇本獎創作基地、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交流中心、世博會湖北館、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省級現代服務業示范園區等一批亮麗“名片”創造的發展環境。
張桂華表示,跨越式發展是總要求和總目標,更是一種精神。實現跨越式發展首先是確定的目標要跨越,找準潛江在全省中的定位,爭當縣域經濟的排頭兵;其次是發展理念要跨越,要注重速度的同時提高效益,在追求總量跨越的同時提升質量,在追求經濟跨越的同時實現社會的跨越。在追求今天發展的同時,兼顧未來可持續的跨越;第三是能力的跨越,要有搶抓機遇的能力、攻堅克難的能力、抓落實的能力;最后是改善環境上的跨越,要打造湖北最優秀的軟環境,使企業能順利成長。只有在這四個方面做到小跨越,才能最終實現總跨越,實現“十二五”的目標,在經濟發展實現跨越的同時,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在實現湖北跨越的進程中做出潛江應有的貢獻。
張桂華介紹,“十二五”期間,該市確定了“三個高于、兩個率先、一個跨越”的發展目標,即實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躋身縣域經濟中部十強、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張桂華強調,為實現這一目標,潛江市在下一個五年內,將全面實施“一區兩帶三極”發展戰略,即加快城礦鄉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全面推進以新城區為核心輻射周邊的城礦鄉統籌發展,形成城礦鄉一體化發展新局面;加快推進兩條產業帶建設,著力打造以潛監線為主軸的沿線新型工業、高新技術和循環經濟帶,建設江漢平原有重要影響的千億產業帶;著力打造以襄岳線為主軸的沿線水利工程景觀、生態農業和文化旅游帶,建設全省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工業園區、國有農場、江漢油田“三大經濟增長極”建設,全面提升經濟協調發展水平。
談小龍蝦:小龍蝦產業產值邁向220億
談起潛江,很多人馬上就會聯想起該市的拳頭產品小龍蝦,作為“中國小龍蝦之鄉”和“中國小龍蝦加工出口第一市”的潛江市,真正用“小龍蝦”帶出了“大產業”。張桂華介紹,去年該市小龍蝦產量達到4萬噸,加工出口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我省的60%,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到了21億元,初步建立了從科研-育種-繁殖-養殖到加工出口-銷售-餐飲等較為完整的小龍蝦產業鏈。
在小龍蝦產業的發展上,潛江市已經拿出了科學的規劃藍圖。張桂華介紹,下一個五年,該市將加快發展甲殼素深加工,打造世界最大的小龍蝦加工和甲殼素深加工研發、生產與銷售基地,用5年時間形成220億元產值的產業集群,促進小龍蝦產業二次騰飛。此外,該市還將繼續辦好每年一屆的中國湖北(潛江)龍蝦節,擦亮潛江小龍蝦品牌。
談文化:做大三個國家級文化品牌
潛江有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曹禺文化、楚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都獨具特色。市委、市政府把文化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來抓,作為改善民生的關鍵性產業來抓,作為提升未來發展競爭力的主導性產業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張桂華介紹,目前,潛江市已經有三個國家級的品牌,居于首位的就是曹禺文化。他透露,作為“東方莎士比亞”曹禺的故鄉,潛江市將與英國莎士比亞故鄉斯特拉夫加強聯系,依托曹禺文化產業園,加強國際合作,把潛江打造成中國戲劇之都和“東方的斯特拉夫”。第二個品牌則是2000年國家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龍灣遺址,潛江市將在充分保護該遺址的同時,打造龍灣遺址展示園和章華臺主題旅游景區,并在兩年內建成龍灣遺址國家考古公園。第三個品牌,就是興隆水利樞紐工程,力爭打造一個以興隆水利樞紐大壩為重點的“平原第一壩”現代水利工程旅游景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