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渤海灣要建七大海洋產業區
包括:海洋漁業區 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區 海濱休閑旅游區 海港物流區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 濱海化工區 臨港產業區
今天上午從天津市海洋局獲悉,按照濱海新區“十一五”發展規劃和海洋功能區劃,本市調整和優化海洋經濟布局,在本市海岸帶地區建設海洋漁業區等7個海洋產業區。依靠產業區支撐,“十一五”期間,全市海洋經濟保持20%高增長,201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2015年實現海洋增加值超過2100億元。
本市五大戰略舉措之一的海洋經濟近年發展迅速。近4年,海洋經濟平均增速近20%,比同期全市生產總值平均增速(13.7%)高6個百分點。
據介紹,今后5年,本市將重點建設發展的7個海洋產業區包括:1、海洋漁業區,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工廠化養殖、苗種繁育及水產品加工業,逐步建設健康高效的現代漁業生產體系。2、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區,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鹽化工和海洋精細化工。3、海濱休閑旅游區,海岸線約14公里,規劃面積75平方公里。重點建設海濱旅游設施,形成海洋旅游集群景區和具有天津特色的黃金海岸。4、海港物流區,包括天津港、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和散貨物流中心等,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海洋運輸、國際貿易、現代物流、保稅倉儲、分撥配送及與之配套的中介服務業,形成國際物流基地。5、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位于塘沽城區內,規劃面積10多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金融保險、商務商貿、文化娛樂、旅游和居住等設施。6、濱海化工區,包括大港三角地石化工業區、油田化工產業區和臨港工業區的一部分,規劃面積約8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等循環經濟產業鏈,建成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7、臨港產業區,該區北起臨港工業區南邊界,南至獨流減河北治導線,西起現有海岸線,圍填海約150平方公里,規劃布局為港口服務區、物流服務區、產業區和生態環境區。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