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狗魚”還是“雀鱔”
網帖中說,老周釣到的這條怪魚長50厘米,重大約有1公斤,嘴巴長而扁像鴨嘴,且長有利齒,魚吻上方有兩鼻孔,魚背部看起來則有點像蟒蛇。看到老周釣到的這條怪魚,網友驚嘆不已:真是怪魚,樣子太兇猛。
網友“翠屏大叔”認為,這是一條“狗魚”,即黑斑狗魚。狗魚是俗稱,此外它還有鴨魚的別名,這主要是因為這種魚的口像鴨嘴,大而扁平。他表示這種魚在北半球寒帶到溫帶的水域里廣為分布,是淡水魚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魚。它除了襲擊別的魚外,還會攻擊蛙、鼠或野鴨等,據說一天可以吃和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對于“翠屏大叔”的觀點,很多人表示贊同。但更多的網友卻認為,這條魚是雀鱔的可能性要更大一點,并給出了充分的理由:圖中的魚背鰭靠后基本已接近尾部,尾鰭圓形。這些特征與雀鱔相吻合。但資料顯示,這種原產于北美洲或中美洲的大型兇猛魚類,又怎么會來到南京的湖里呢?
專家認定是食肉“雀鱔”
狗魚還是雀鱔?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省釣魚協會的王長庚秘書長。見到這條魚的照片,王老師也連稱“兇猛”。看了網上的追帖,他個人比較認同后一種觀點。至于為什么它能從美洲遠渡重洋到翠湖安家,他猜測“現在養(yǎng)各種寵物的人比較多,像烏龜甲魚都有人養(yǎng)。因此,也有可能是部分市民把這種魚當作寵物來養(yǎng),結果可能是不小心或者為了放生的念頭,就放到翠湖里去了。”
根據這條魚的長相,王長庚至少可以確定一點:這種魚是一種兇猛物種,就像是中國的鮭魚、白魚一樣處于生物鏈的上層。他不無擔憂地告訴記者,“如果真是美洲來的外來物種,那會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因為少了天敵的威脅,它會給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漁業(yè)生產帶來很大的威脅。”至于網帖中有網友認為這種魚可能很好吃的推測,他告誡道:“就像河豚一樣,這種魚的味道可能會很鮮美,但中毒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因此,他建議這種魚最好不要食用。
記者隨后聯系到了釣上怪魚的當事人周先生。他告訴記者,南京市水產研究所的專家也確認這是一條雀鱔。聽說主要產在南美洲、北美洲一帶,最長可以長到六米。而且這條魚確實兇猛,他表示,“我一個不小心還被它給咬了一口”。現在這條魚已經交由朋友張先生代為保管,他們打算在釣魚協會開會時,把魚送到會場,供同好者鑒賞。
記者查找資料發(fā)現,雀鱔屬肉食類魚,產于美洲一帶,生性兇猛食量大,屬于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并且?guī)《尽_@種魚類會對當地水生態(tài)帶來巨大影響,因此,有網友建議飼養(yǎng)人如不養(yǎng)時,務必殺死深埋,不能放生,更不能食用。
發(fā)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