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孔雀石綠(MG),是一種三苯甲烷類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既是染料,也是高效殺菌劑,而且價格低廉。因此它在水產養殖過程中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在亞洲地區。孔雀石綠(MG)在代謝過程中降解成無色孔雀石綠(LMG)。研究發現:無色孔雀石綠在含脂肪的魚的器官中會發生累積現象,因為人們在已經檢測不到孔雀石綠的樣品中仍然會發現無色孔雀石綠的殘留。
研究表明,無論是孔雀石綠還是無色孔雀石綠,都有潛在的致癌活性。因此在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孔雀石綠已經被禁止作為獸用藥在水產養殖業使用。歐盟法規規定了這些禁止在動物肉類加工制作食品中使用物質的最低允許限量(MRPL),其中魚肉中孔雀石綠和無色孔雀石綠的殘留總量的最高允許限量為2μg/kg(ppb)。因此,建立準確可靠的孔雀石綠檢測技術,對進出口水產品安全狀況的監控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臺州檢科分院積極組織開展檢測方法研究,經過查找資料和實驗摸索,目前已順利完成液質聯用法測定水產品中孔雀石綠殘留量的方法開驗工作。該方法檢測低限可達到0.5μg/kg(ppb),可滿足歐盟等國家的限量要求,將為臺州水產品出口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