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浙江玉環披山海洋特別保護區選劃論證報告》近日在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的評審會上獲得通過。《報告》經補充修改完善后,作為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的審批依據。
玉環披山漁場屬甌江入海口,為臺灣暖流、浙江沿岸流、大陸徑流等三大水系交匯區,水質肥沃,水生生物豐富多樣,是魚、蝦、蟹等水產種質資源地,蘊藏著魚類、貝類、水母類等水產品400余種。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披山漁場一年四季皆可捕到帶魚、大小黃魚、鯧魚等各種經濟魚類,年捕撈量在100萬擔以上。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海洋捕撈量增多,致使水產漁業資源逐年衰減。
專家認為,建設披山海洋特別保護區,對于保護該區域海洋漁業水產資源和生態環境,緩解水域生態惡化趨勢,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擬建的玉環披山海洋特別保護區位于玉環縣東部海域,范圍包括大鹿山、小鹿山、前山、下前山、大洞精島、小洞精島、披山、小披山諸島及周邊海域,規劃面積214.6平方公里。
保護區類型為海洋資源保護區(Ⅲ),主要保護對象為大黃魚、小黃魚、白姑魚、三疣梭子蟹以及疣荔枝螺、龜足、日本藤壺、鼠尾藻等重要經濟魚類、潮間帶生物資源。
保護區建立后,將嚴格限制在保護區內實施采石、挖砂、圍墾灘涂、圍海、填海等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的利用活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