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監測結果顯示:日本核泄漏事故未對我國海洋環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7日傍晚6時多,百花廣場回轉壽司店里吃料理的客人并不是特別多。
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因素影響,昨日,記者走訪我市多處市場、食肆了解到,眼下雖正是各類海鮮陸續大量上市的時期,不少市民卻拒讓海鮮上餐桌,海鮮銷量因此有所下滑。同時,也有壽司店反映客源少了三成左右。
市民:
怕輻射不讓海鮮上餐桌
喜歡吃海鮮的禪城市民陳明鋒這段時間不愿去市場買菜,而讓妻子代勞。“主要是怕看到海鮮,一看到就想買,但現在這種情況真是不敢吃啊。”
陳明鋒說,他是一個“海鮮狂”,以往每天飯桌上都會有魚,或是其它海鮮。但是,自日本發生核輻射事故后,聽到不少關于核輻射會對海產品有影響的消息后,就痛忍不再吃海鮮。“唉,只能拒絕讓海鮮上餐桌了。現在情況還不太明朗,我們小市民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影響,所以還是封嘴一段時間再說。”
“不敢買呀,怕怕的。”市民謝姨也表示,其全家人都喜歡吃海魚,特別是金槍魚。但現在幾乎不再買海魚吃。
海鮮檔:
價格高了生意淡了
“這蝦是哪里的?”、“有沒有輻射啊?”、“沒有,放心吃吧,湛江來的。”昨日上午,記者在禪城普君市場聽到了這一番對話。
記者詢價了解到,貴的爬蝦每斤要23元,便宜的也賣到20元/斤。“受日本核輻射影響,最近生意都不怎么好。”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海鮮攤女檔主看著在氧氣池里來回撲騰的爬蝦,無奈地回答。
她還告訴記者,4月初并非海鮮旺季,但與去年相比,銷量還是下滑不少。“在普君市場人氣這么旺的地方,去年一天至少能賣八九十斤爬蝦,現在一天就只賣出五六十斤。”
在山紫市場同樣經營海鮮生意的李先生也告訴記者,眼下正是爬蝦、八帶、蠣蝦等海鮮大量上市時期,爬蝦每斤20元左右,八帶每斤23元左右,蠣蝦基本都在每斤15元以上,和去年比起來,價格高了不少。但今年生意卻淡了很多,特別是受日本核輻射事故影響之后。
壽司店:
澄清貨源并非日本
海鮮不敢輕易買回來吃,然而,頗受市民喜歡的日本料理店,生意又如何?前天與昨天傍晚,記者探訪了禪城沃爾瑪購物廣場與百花廣場的日本料理店。
記者觀察發現,到了晚上6時半,到店里吃料理的客人并不是特別多。陸續進出的,大多為年青情侶。“現在沒有以前旺了,我們還是受了點影響吧。”百花廣場金鱗鰭日本料理的工作人員稱。
同樣,該店負責人韋小姐也坦言,自核危機發生后,本地的日本料理店生意也受到影響。“客源比以前少了3成左右。”她說,其實,市民不必太過擔心,其店里的貨源并不是從日本進口而來,所有的貨源都是從加拿大等地進的貨。
“我們的貨不是日本的。”韋小姐再次向記者澄清其貨源的“身份”。
國家海洋局:
不會影響我國海域
對于本地海鮮是否可以放心食用?“我們的職能只是檢測是否有違規用有害魚料或飼料。” 市農業局漁業科相關負責人薛先生表示,該部門沒有檢測海鮮是否受到核輻射這個項目,因此,未能給予答復。
據國家海洋局網絡最新發布,根據國家海洋預報臺4月7日預測分析,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中的放射性污染物未來3天主要由福島附近海域向偏南方向漂移擴散,對我國海域環境無影響。
截至4月6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東海分局、南海分局及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我國渤海海域、黃海中北部海域、東海海域和南海東北部海域對大氣γ輻射劑量率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均未發現異常。對上述海域表層海水進行放射性水平監測,監測結果均處于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對黃海成山頭海域、東海嵊泗海域、南澳島海域和廈門海域近岸進行了氣溶膠放射性水平監測,檢測到極微量的碘-131和更微量的銫-137,但其所帶來的附加輻射劑量極其微弱,均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處于天然放射性本底范圍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