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年“五一”前后,在青島鲅魚市場上,一直流傳著“江浙鲅魚假冒青島鲅魚”的說法。事實是否真的如此?4月中旬,本報記者到寧波、舟山等地實地調查發現,隨著當地鲅魚產量的連年下降,鲅魚在當地資源稀缺,收購困難。另外,鲅魚價格不穩定,身價幾乎天天變,讓人捉摸不透。所以,商販對販賣鲅魚興趣并不大。在當地捕撈的鲅魚,有相當一部分不等上岸就被海上“中轉”,還有大批量的鲅魚被當地水產加工企業收購后用于出口,因此,在當地的水產品市場鮮見鲅魚的身影,更談不上對青島市場的大量輸出。
水產城里鲅魚稀罕
地處寧波市域東南的象山縣,海產資源豐饒,素有“海鮮王國”的美譽。石浦鎮位于象山半島南端,為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建在石浦漁港附近的中國水產城 ,是我國著名的水產品專業批發集散地,市場年水產品集散能力達30萬噸以上。
雖然正是鲅魚上市的季節,但在中國水產城內,鲅魚顯然不是熱點。18日,在斷斷續續進入水產城內交易的商販中,記者發現,拉來的一車車冰凍海鮮中,多是鯧魚、黃魚、舌鰨、鰻魚、魷魚等,鲅魚相當少見。記者在19日凌晨的交易現場也注意到了類似的情況。
“鲅魚現在比較少,前些日子還多一些,一天能有個一二百箱,現在很少了。”一位水產城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水產城內負責卸貨的四川籍工人丁先生說,鲅魚量少,基本上都是小規模交易。
販到山東的很少
記者注意到,在水產城內,前來批發鲅魚的商販基本上都是開著農用車,操南方口音。對于往山東發貨,商販們表示不清楚。“秋天的時候比較多,現在很少了。”一位姓陳的商販在同行眼里是往山東販賣海鮮較大的業戶,記者找到他時,他如是表示。
記者先后聯系了水產城內多位批發商,對于往山東發鲅魚,有的搖頭直接說“沒有”,有的還很驚訝:“山東大老遠的過來批鲅魚?這個魚有市場?”
“寧波產的鲅魚不大可能大批量販賣到山東。”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副處長錢嘉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寧波產的鲅魚販賣到山東的很少,一是現在鲅魚的產量本身很少,本地市場還供不應求;二是價格高,在寧波當地都比較貴,運到山東沒有太大賺頭。
價格多變難以捉摸
下午1時許,張女士收購的一車海鮮到貨了,這里沒有鲅魚,也沒人要鲅魚。在青島正熱銷的鲅魚,為何在這里受冷遇?
張女士告訴記者,鲅魚風險大是公認的,就在上個月,她認識的一個同行,因為販鲅魚一下子賠了五萬多元 ,這樣的大虧,在其他魚身上是很難發生的。正是因為鲅魚市場風險大,這種魚并不受商家青睞。
“清明節的時候,一斤鲅魚要賣兩三百元,而過了半月,現在降到了二三十元。”一位商販說,鲅魚的風險大,主要在于其價格太不穩定了,讓人捉摸不透。他告訴記者,鲅魚在清明節前后魚膘肥腴,肉質異常鮮美,其身價動輒就是一斤上百元甚至幾百元。可過了這段時間,價格就會大跌。
鲅魚身價短時間內高低起落大,這就帶來了一個難題:收的魚很容易砸到手里。所以做鲅魚的買賣處境比較尷尬,“把握走勢,比炒股票還要難。”
一小時價格變四次
對于鲅魚價格的變化大,當地魚販還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新近發生的事情,就在今年清明節前,鲅魚曾創造了一個小時價格四次變臉的傳奇:最早的35元一斤,十分鐘過后,上市的魚量大了,馬上就下滑到每斤20元,當奉化魚販運走一批,又一批鮮魚上市,價位馬上又升到30元……
“如果你留意一下,你會發現,鲅魚的行情幾乎天天在變,把握不住市場,收多少?價多高?很難確定。”一位姓劉的魚販子說。記者查詢資料,他的說法得到了印證。19日,中國水產城的價格監控顯示,3斤重以下的鲅魚按照半斤至1斤、一斤至2斤、2斤至3斤的規格,批發價均價依次為:8元/斤、18元/斤、24元/斤,相比一天之隔的17日,每斤分別高出了2元、8元、8元。
差價小,運到山東賺不到錢
4月18日,位于寧波市的江東水產批發市場,鲅魚的價格為:兩斤至三斤重的鲅魚,均價為34元/公斤,一斤至兩斤重的鲅魚,均價為25元/公斤,同一天,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價格顯示,鲅魚的均價為32元 /公斤,這意味著兩地的價格相差并不大。
“春鲅魚的利潤很小 ,運到山東甚至連運費都掙不出來,秋鲅魚還好一些,畢竟那時候運量大,價格也比較穩定。”曾從事鲅魚生意的商販胡先生告訴記者,山東市場他也了解過,也聽說過“江浙鲅魚占據青島市場”的說法,但事實上并非如此。事實上,青島周邊(威海、煙臺)、福建、江浙地區平分山東鲅魚市場,前幾年,寧波和舟山鲅魚捕撈量大的時候,往山東運的鲅魚還可能多一些,這兩年寧波和舟山的產量都有所下降,能運到山東的鲅魚數量很有限。相比之下,倒是威海、煙臺兩地的鲅魚多了起來,比如,石島和海陽,都有大量漁船去兩地交易。
產量少,鲅魚在海上被“截留”
記者從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4月18日至20日,寧波在港漁船普遍在6000艘以上,而出海漁船僅為五六百艘。記者在石浦漁港碼頭看到,岸邊停滿了捕撈船。“事實上前些年這些時候都是捕撈旺季,鯧魚、帶魚和鲅魚都很多,現在漁業資源越來越少,大家都不愿意出海了。”一位漁民告訴記者。
不過,也有商販表示,進入批發市場的鲅魚少了,很大的原因是鲅魚被集中收購。一方面是在海上收購,捕上來的鲅魚被收購船收走,收購船來自多個省市,當然也包括山東的收購船,“這也是鲅魚流向青島等地的重要途徑之一。”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是上岸收購,大批量的鲅魚被水產加工企業收購,這些企業對鲅魚進行初級加工,然后外銷,其中出口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據新華社報道,日本大地震后,浙江沿海的寧波、舟山、臺州等地的海產品企業出口量與去年同期比 ,分別增長了50%左右,有的出口企業增長甚至高達400%。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