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漁政部門透露,今年放流新增四種淀山湖原有但已絕跡的魚種。市漁政部門同時提醒市民,放流的品種經過嚴格論證,市民自行放生水生生物時,千萬不可選巴西龜、錦鯉、雀鱔,它們會對原有水生環境造成巨大破壞。
據悉,今年市漁政處已在淀山湖放流各類魚種230萬尾,6月還將放流鰱鳙鯉鯽夏片(才養一兩個月的魚苗)2000萬尾、日本沼蝦3000萬尾。經過專家論證,今年淀山湖增加了細鱗斜頜鲴、蒙古鲌、紅鰭原鲌、日本沼蝦等品種,放流苗種種類達到13種。
據介紹,淀山湖作為本市最大的內陸濕地,在城市生態環境的調節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其環境狀況不容樂觀。調查發現,魚類種數從1959年的60屬75種,減少到1974年的47屬61種,再到1988年的34屬45種。30年內淀山湖的魚類種數減少了30種,減少近40%。
據分析,導致這一狀況的直接原因是貫通江、海河道的建閘筑壩工程,直接阻塞了魚類洄游通道,導致部分魚類進不了湖泊水體。
連續增殖放流后,根據2010年上海海洋大學對淀山湖進行的生物種群本底調查,共發現39種魚類,雖還沒達到1988年調查時的物種數量,但比2006年的調查結果已有所增加。
當然,專家提醒,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應當提高科學化、規范化水平。近期,有不少市民在市區綠地、旅游景點、河道內放生各類水生生物。但市民放生需要注意科學性。
比如有的是兇猛性魚類,如黑魚,它會吞噬水體中原有的水生生物;有的是外來種,比如巴西龜、雀鱔等,它們可能改變水體原先的生物群落構成;還有的是雜交種、轉基因種,如錦鯉、異育銀鯽等,則會破壞自然種群的野外基因。因此,這些品種市民切勿選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