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夯實漁業基礎,加快水產業發展,確保農民增收、漁業增效,大竹縣“六舉措”狠抓水產業發展。
狠抓項目爭取工作。加大與農業部和省水產局的聯系和溝通工作力度,切實抓好項目的申報和爭取工作,積極向上爭取國家級、省級的水產項目專項資金,助推該縣水產經濟快速發展。
狠抓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加快發展名特水產品養殖。把中華鱉、大口鯰、叉尾鮰、黃顙魚、泥鰍等5個品種作為該縣特種水產的主導品種,力爭使名特水產品產量達到總產量的30%。穩步發展優質魚類的生產。優質魚以團頭魴、先科巨鯽、湘云鯽、建鯉、草魚、鰱魚、鳙魚等8個水產品為主,擴大放養面積和比重,力爭使該縣名優水產品產量再翻一番。
狠抓水產龍頭企業服務。在養殖品種擇優、發展模式轉變、開發二、三產業等方面為龍頭企業當好參謀;積極協助水產龍頭企業調解涉漁糾紛、基地建設中的土地流轉、交通、電力、水源、引進苗種、新技術指導等具體問題;努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生產環境、投資環境等。
狠抓休閑漁業。因勢利導地在國道210公路、柳木公路沿線和縣城周邊興建休閑漁業場所,力爭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垂釣休閑型、觀光旅游型、美食娛樂型、觀賞魚生產型等休閑漁業新格局。特別是烏木灘水庫、東湖公園水庫、同心橋水庫和龍潭水庫要把休閑漁業同旅游業結合起來,通過網絡、傳媒推介等形式廣泛宣傳,吸引周邊地區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狠抓漁政執法。嚴格執行天然水域的禁漁區、禁漁期制度,使天然水域的漁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增殖;加大對漁政案件的查處力度,依法保護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加大對漁業船舶和水產食品的安全監管力度,保障漁業從業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安全。
狠抓特色漁業宣傳。通過縣電視臺、各種會議、專業培訓班、專欄、印發資料等形式,向養殖業主、社會民眾廣泛宣傳發展特色漁業的意義、途徑,充分發揮特色漁業具備的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觀光休閑、餐飲娛樂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引導、扶持具備條件的基地和業主做大做強,使之真正成為該縣水產經濟新的增長點。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