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在位于浙江省蘭溪市云山街道十里亭村的永華特種水產養殖場,場主張永華與來自寧波的技術人員余張勇完成了在20畝試點循環水生態養殖的龜鱉池中安放人工漂浮濕地工作。
“到5月份安裝好過濾網、過濾塔等過濾設備,3萬多只龜鱉就能住進‘自動換水房’,吃上綠色生態的蚯蚓飼料,他們的身價也會扶搖直上。”看著剛剛建成的循環水生態養殖主體設施,張永華心里美滋滋的。
張永華從1991年開始養殖龜鱉,2007年創辦永華特種水產養殖場,養殖規模從開始的20畝發展到目前的200畝,但一直采用溫室孵化、水池放養的普通養殖方式。“溫室出來的第一批龜鱉,統貨每公斤只有17~18元;放在室外水池放養,當年的批發價是每公斤24~25元。放養兩三年后,上門收購價也只有每公斤40元,養殖利潤一直在低位徘徊。”張永華說,要想大幅提升養殖利潤,就必須走綠色生態養殖之路。因為現在水產品打進超市有個“硬杠杠”,就是“綠色” 、“生態”,而且售價能達到每公斤160~170元,身價比最低的統貨提高近10倍。
今年3月,張永華引進了中華鱉循環水生態養殖模式。“這個模式就是讓龜鱉住進‘自動換水房’。”張永華向記者介紹說,這個模式有個沉淀系統,將養龜鱉的水抽到三級沉淀池和過濾塔,配以紫外線消毒技術殺滅循環水中的微生物,這樣的水再放到龜鱉池中循環利用。同時,在沉淀池中栽培水生植物,它們可吸收氮、磷等,一級沉淀池可養泥鰍,二、三級沉淀池可養蚯蚓、雜魚等餌料,供龜鱉食用,革新了以飼料喂養龜鱉的模式。
據悉,今年10月,張永華養殖的中華鱉可打進星地買超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