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根據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整體規劃,日前,山東榮成市海洋與漁業局做出規劃,到2015年全市海洋牧場面積將達到70萬畝,實現水產品產值60億元,將打造成“山東半島海洋牧場示范區”。
目前,尋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養殖海區利用貝參藻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已經成功實現了“魚—貝—藻、鮑—海帶”和“鮑—海帶—刺參”的生態立體養殖模式。根據打造“山東半島海洋牧場示范區”的規劃,榮成將在全市筏式養殖海域積極推廣這項養殖技術,以達到科學開發海底資源,拓展養殖空間的目的。
根據規劃,該局計劃年內建成靖海灣、王家灣、桑溝灣、俚島灣、馬欄灣等6處海洋牧場集中區,并計劃在5年內,大力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計劃項目,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移植海藻等途徑,增殖和養護漁業資源,改善和修復海洋生態環境。從今年起,力爭每年實施5個以上重點海洋牧場項目,年放流魁蚶、對蝦等各類水產移植苗種8億單位。
同時,榮成市海洋與漁業局將鼓勵企業繼續深化與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加快養殖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研發,大力提倡低碳無公害養殖,提高榮成市海洋牧場的整體建設水平。當前,該局正引導好當家集團、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的“國家級加工技術研究專業分中心”,以及全國首個“碳匯漁業實驗室”———尋山集團“桑溝灣貝藻碳匯實驗室”,有效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圍繞海參、海帶深加工以及生態低碳養殖開展研究。
當前,海洋牧場項目在全省剛剛起步,作為山東省水產養殖業規模最大的縣級市,榮成市計劃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到2015年海洋牧場面積達到70萬畝,生產優質水產品30萬噸,實現水產品產值6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規模、效益居國內前列,在全省、全國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