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端午節,吃“五黃”,黃鱔即是其中之一。眼看銷售旺季即將到來,上海市場檢查出的進口“染蟲黃鱔”的消息卻給今年的旺季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面紗。
不過,記者從杭州大型水產批發市場和主要超市負責人處了解到,近年來本地銷售的黃鱔都是“土貨”,主要來自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蘇四省,暫時沒有發現“染蟲”跡象。
“染蟲黃鱔”可致肢體癱瘓
上海檢驗檢疫局日前披露,近期連續從共計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2006年底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后,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據了解,此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采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采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70條,包括內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經實驗室鑒定,上述所有檢出的顎口線蟲均為致病種。
顎口線蟲主要分布于亞洲,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通過食用、接觸及母嬰間的胎盤傳播,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道,我國人體感染顎口線蟲并不多見,迄今報道的病例不超過50例。
上海最大水產市場暫停銷售
據上海媒體報道,上海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銅川水產品批發市場從前天開始停售黃鱔。市場相關負責人解釋說,主要由于商家無法對所出售的黃鱔提供完整的進貨憑證、海關檢疫憑證等證件,目前各商家已經在準備證件,一旦商家提供完整的證件,即可正常銷售黃鱔。
另據消息,上海口岸目前已建議國家質檢總局停止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對華輸出黃鱔,暫停受理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輸華黃鱔的檢疫審批,對印、菲兩國官方管理部門通報相關情況,同時發布警示通報,建議各口岸加大檢測力度,并在做好安全風險監控的同時,加強對進境食用水生動物中寄生蟲等項目的檢測。
杭州正規市場只賣“土貨”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保守估計,上海市場的黃鱔交易量中,進口占比不超過5%。
“早十年前,有經營戶賣過越南緬甸地區的進口黃鱔,但只賣了很短一段時間,后來生意不太好就沒再賣了。”浙江農都水產批發市場負責人顏苗富回憶說,那時候國內養殖黃鱔受“喂食避孕藥”等傳言影響而一蹶不振,所以部分經營戶從越南、緬甸等地引進了進口黃鱔,后來養殖黃鱔市場恢復后,“洋貨”就淡出杭州市場。
顏苗富查看了市場登記表后告訴記者,目前市場里銷售的黃鱔全部是“土貨”,主要來自湖南、湖北、江蘇和安徽四省。近江水產市場綜合處處長魏家才也給出了相似的回復,“批發市場上已經很多年沒賣過進口黃鱔了。”
杭州主要超市世紀聯華和華潤萬家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門店在售的黃鱔均來自國內市場,奎元館總經理孫逸明說,蝦爆鱔面的黃鱔是由杭州批發大戶常年供應,“我們沒采購過進口黃鱔。”
個頭特別大的黃鱔要留心
國產黃鱔進市場有沒有檢測手續呢?顏苗富說,市場對進場黃鱔會進行四項快速定性抽檢,比如有檢測汞是否超標。不過,是否染蟲并不在檢測范圍之內。
一位早些年曾經接觸過進口黃鱔的批發戶告訴記者,“土貨”黃鱔每條的重量一般在一斤以下,一斤以上就比較少見,每斤價格得賣到30元以上,而進口黃鱔個頭很大,重量在2斤以上的都比較常見。“進口黃鱔個頭大,價格便宜,但是口感差,所以銷路很一般。”他說,如果常吃“土貨”黃鱔的顧客,進口黃鱔一吃就能吃出區別。
端午是黃鱔產量的分水嶺。這幾天,浙江農都水產批發市場養殖和野生黃鱔的日成交量在4萬-5萬斤,而一旦過了端午,產量下滑,屆時交易量可能會不足2萬斤。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