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買賣好得不得了,這些魚能賣100萬吧!”5月24日,新民市一個150畝水面的水產養殖基地邊上人頭攢動,每天都有多輛活魚運輸車前來購魚。經營者老劉美滋滋地說,自3月21日以來,淡水商品魚出塘量較之前大增,來自全國各地的漁業經紀人來此進貨,價格也翻了一倍。
近期,沈陽淡水魚迎來十幾年難遇的好行情,給養魚戶、市場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現狀 多存10天魚,賺出一年利潤
“這是十幾年難遇的好行情”徐先生在新民市從事了十幾年淡水魚養殖事業,談起今年的行情不由得激動起來。過去行情一直不好,賣不上價,很多時候養魚人都處于賠本狀。
“現在淡水魚全都漲起來了,尤其是鯉子漲得最厲害。每天都在漲,最高的時候普通鯉魚出塘價達到7.2-7.3元一斤,鏡鯉(無鱗)出塘價達到8.1-8.2元。去年這時候才3元多一斤,漲了一倍多。”“存在池塘的魚多留10天,就能把一整年的利潤都掙出來。”徐先生興奮地說。
市場 兩個月間銷量激增40%
“現在咱這水產市場真正發揮了全國淡水魚集散地功能,天天老多外地車進出,可火了。”趙存有在新民市前當堡水產市場從事了多年的經營生意。
據介紹,歷年來,沈陽魚市價格從3月份開始就會出現環比下跌的情況,天氣越熱生意越淡。今年不同,主要地產品種價格出現了企穩上漲、銷量大增的行情。老趙說,過去前當堡淡水魚市場主要經營方向是黑龍江、內蒙古,基本沒有南方客戶。但四五月份,江蘇、湖南、湖北等城市客商紛紛過來買魚,同時也把南方產的淡水魚帶來這來交易,而這樣吸引了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販,市場一下子熱鬧起來。
分析 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
“成本上漲體現在淡水魚身上不是很明顯。”新民養魚戶徐先生說,目前飼料的價格和去年沒差太多,主要引起價格上漲原因就是供求關系。
過去,沈陽市場三分之二的淡水魚銷往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剩下小部分銷往沈陽本地。因為沈陽人相對喜歡海魚,且淡水魚烹飪方法比較少。如今,人們的養生觀念發生改變,不少人逐漸將消費習慣從海水魚轉到淡水魚。全國對淡水魚的消費量大幅增加,而這也包括不少南方沿海地區。
前景 23億尾魚苗保障供應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沈陽市的備漁工作基本結束,魚苗已經順利下塘。由于沈陽氣候適宜,使全市備漁時間較去年提前半個月進行。全市繁育苗種數量有望達到23億尾,魚種放養量可達3億尾。
這一批投入的魚苗將來出塘時不僅能滿足沈陽市場供應,而且能供應全國各地市場。“據目前情況來看,淡水魚價還要維持一段高位。”新民市前當堡養魚戶徐先生和經營者老趙說。
關鍵數據
一份來自沈陽市農委的數據表明,2011年一季度沈陽市漁業總體生產形勢好于去年同期,漁業經濟總產值實現23億元,同比增長12.2%;水產品總產量4.6萬噸,同比增長6.2%;漁業水產品加工增加值3.9億元,同比增長12.4%。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