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我市水產新品種引進項目——南美白對蝦引進推廣項目,在穎上縣紅星鎮陳橋漁場成功實施。目前,有關領導和專家進行了實地抽樣檢查,樣本蝦體長已達6CM,評估成活率90%以上,抽查結果認為,在實際養殖只有43天的情況下,與其他地方同樣的養殖時間相比,該蝦規格整齊,成活率高,蝦體大,長勢良好,大面積生產性引進推廣填補了我市的空白。
為實施漁業富民活動,加快轉變漁業增長方式,我站把南美白對蝦的引進推廣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年初,派員與鳳臺縣南美白對蝦養殖協會商談合作事宜,考察論證后,確定項目實施地點地陳橋漁場,該場于93年利用黃淮海開發資金治理低洼地而建成,總面積138畝,池塘13口,水面108畝,水源方便,水質無污染,位于105國道旁,淮河支流小潤河北岸,距阜陽城及穎上縣城均為30公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態良好。項目計劃總投資80萬元,其中生產性投資50萬元,養殖規模100畝,畝均單產500公斤,總產量50000公斤,總產值120萬元,實際養殖時間100天。4月10日開始進行基礎設施及電力設施整修配套,6月6日放苗,畝均放苗8.4萬只,養殖面積95畝(11口池塘),總計放苗800萬只,蝦苗規格1厘米,池水鹽度千分之2到千分之3。
按照目前南美白對蝦的長勢,在正常年景和正常養殖條件下,到項目實施結束,原計劃商品蝦體長10-14厘米、產量50000公斤的目標一定會達到或超過。南美白對蝦養殖項目成功實施,對全市名特優水產品的養殖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合理調整養殖品種結構。目前,南美白對蝦商品蝦既是名特優水產品,又屬“出口魚”,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符合我市水產養殖品種規劃布局。二是養殖水面資源豐富。項目實施地選擇陳橋,就是考慮到穎上縣是我市水產大縣,其典型示范作用對穎上及全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都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可以很快形成專業養殖區域,產生規模經濟。三是創新養殖模式。全市已形成了多個養殖模式,如臨泉縣流鞍河無公害蝦蟹養殖技術模式、羅氏沼蝦養殖模式、阜南縣的網箱養黃鱔模式、水泥池養泥鰍模式、大水面河蚌育珠模式、界首的匙吻鱘養殖、潁州觀賞魚養殖模式等成為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典型示范,正發揮著巨大作用。創新南美白對蝦養殖模式又一個亮點,必將推動我市水產科技再上一個新臺階。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