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流量較去年增加近50%
近年來,受過度捕撈、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沿海城市都面臨著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的尷尬局面。記者獲悉,目前,包括大連在內,煙臺、威海、上海、杭州、深圳等諸多沿海城市,都已經發展起了外海甚至遠洋捕撈業。同時,為了養護漁業資源、修復漁業生態環境,我國還連續多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并不斷加大放流的規模和數量。
昨天,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了今年我市海洋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計劃公示表。根據計劃表顯示,大連今年的增殖放流時間從5月20日至7月14日,歷時近2個月。涉及的主要品種有日本對蝦、中國對蝦、梭子蟹和牙鲆魚等。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增殖放流是海洋漁業十大工程之一。 2010年,大連共放流水生生物苗種10.53億尾,投入資金1700多萬元,其中,中國對蝦6.28億尾,日本對蝦3.54億尾,梭子蟹6422萬只,褐牙鲆277.73萬尾,淡水鰱、鳙、草、鯉、鯖魚483.7萬尾。今年,計劃投入苗種資金2100萬元,在黃海、渤海、碧流水庫等處放流各類水產品近15億尾,較去年增加近5億尾,增幅接近50%。
記者查詢發現,今年計劃放流的主要品種中,中國對蝦為8.6億尾,較去年增加36.9%;日本對蝦5.6億尾,較去年增加58.2%;梭子蟹7250萬只,較去年增加12.9%。另外,牙鲆魚和淡水魚類總數在870萬尾。
記者獲悉,今年除了大連地方的增殖放流項目外,還將配合省海洋漁業廳在我市黃渤兩海直接組織放流中國對蝦和海蜇。
增殖放流增厚漁民腰包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方面介紹,放流前期準備階段,需要通過政府采購辦完成苗種采購招投標,并與中標育苗企業簽訂了供苗合同。而在苗種培育過程中,實施跟蹤檢查,并委托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對苗種進行檢驗檢疫,確保投入的苗種健康、安全。
記者獲悉,目前大連的增殖放流活動已收獲了巨大的回報。以2010年為例,當年的9月1日至11月10日,全市增殖放流回捕產量1798噸,其中中國對蝦786噸,日本對蝦436噸,梭子蟹576噸,產值1.38億元,實現投入產出比為1:11。“從2008年~2010年,大連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增殖放流規模,放流苗種數量和投入資金數額,連續三年實現翻番增長,有效緩解了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狀況,使沿岸近萬艘漁船和3萬捕撈漁民受益,回捕水產品產量3560噸,直接增加漁民收入4億元。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透露,2011年預計將增加捕撈產量4000噸,增加捕撈漁民收入2億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