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1月20日,秦山鎮農技站主持的海水黑鯛低鹽度馴養技術項目通過了嘉興市水產養殖專家組的驗收。據專家測算:如能及時推廣海水黑鯛低鹽度馴養技術,以現在的市場行情,每畝純利潤可達5033元,如按全縣3000畝海水養殖面積計算,這一新技術將使全縣增收1500萬元。
黑鯛是經濟價值較高的海洋魚種,便于活魚銷售,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世界推廣的優良品種之一。為豐富養殖品種,提升漁業檔次,增加養殖戶收入,秦山鎮經過調研,在成功探索黑鯛低鹽度池塘精養技術的基礎上,實施“海水黑鯛低鹽度馴養技術探索”科技項目。秦山鎮農技站向楊柳山村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租用池塘17畝,用7畝淡水池塘,放養本地已經低鹽度精養過的魚種6000尾,同時用10畝淡水池塘,放養從象山引進的,經過多次淡化的魚苗12000尾,通過多次淡化,合理投餌,合理調節水質等,達到奪取高成活率等實施效果。
海水黑鯛低鹽度馴養技術的成功,將形成一整套科學實用和適應本地區的海水黑鯛低鹽度馴養技術經驗,為全縣引進黑鯛品種進行淡水養殖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保證。該鎮農技站站長儲月祥說:“本項目成功通過驗收,將對全鎮乃至全縣水產養殖結構調整,尤其是對低迷的對蝦養殖業起到較大的刺激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