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從全市抗旱工作會上了解到,去冬今春以來,揚州市降雨嚴重偏少,面平均降雨量(一個地區所有測量站所測降雨量平均值)60年來同期最少。
今年1月至5月,揚州市面平均降雨量126.7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57%,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少。
當前,長江上中游來水不足和淮河斷流的狀況在短期內仍難以改變。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水稻栽插用水高峰的臨近,水源緊缺的問題將日趨突出。
除了農(漁)業,生態用水和航運需水保障等面臨的嚴峻形勢,也為近10多年同期所罕見。
江河
長江來水量60年來同期最小 今年以來,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同時發生大范圍干旱,我市兩大流域上中游來水異常偏少。淮河三河閘去冬今春以來無來水;長江大通來量5月份均值為16500立方米每秒,來水量僅為常年同期的一半,為1950年以來同期最小,沿江潮位較常年同期偏低1至2米,沿江各閘引水困難。
由于長期干旱少雨,各地抗旱春灌用水量明顯大于往年,加之長江潮位偏低,沿江各閘引水不足。目前揚州市主要河湖水位普遍比常年偏低。
6月2日,高郵湖、邵伯湖水位為5.57米、4.55米,分別比正常水位偏低0.13米、0.25米;里下河射陽鎮、三垛水位為0.81米、1.14米,分別比正常水位偏低0.25米、0.17米;沿江及通南地區水位低于正常水位0.2米至0.5米。
水庫
儀征20多座小水庫基本干涸 由于降雨偏少,揚州市丘陵山區水庫塘壩蓄水普遍不足,加之去年汛后除險加固的小水庫,一直沒有得到有效降雨補充,蓄水嚴重不足,僅儀征就有20多座小水庫已基本干涸,儀征水庫塘壩蓄水量不足常年同期的
五分之一,邗江水庫塘壩蓄水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左右。
在小劉云水庫,記者就看到庫區已干涸,庫底裸露,部分地方長滿了荒草。
旱情
茶田最旱,小麥受旱面最廣 揚州市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丘陵山區旱情相對突出,儀征有3.5萬畝茶田受旱,其中謝集、月塘等地有近1200畝茶田接近干枯;邗江公道等5個鄉鎮有6200畝油菜出現因旱減產,瓜果蔬菜等在田經濟作物不同程度受旱。
里下河地區水產養殖水源緊張,據初步統計,全市水產養殖因旱減產約680噸,其中高郵司徒、三垛等鄉鎮羅氏沼蝦養殖因旱減產約250噸。
另外,新栽林木不少已枯死,江都花木等經濟作物約1.3萬畝受旱。全市約有28.6萬畝小麥不同程度受旱。
抗旱
引運河水補充高郵湖水源 5月25日,揚州市防指發出《關于做好當前全市抗旱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抗旱工作。
在請示省加大引江水北送、引江水補充里下河水源的同時,市防指調度高郵河湖調度閘,自5月28日起引運河水30立方米/秒補充高郵湖水源;沿江地區各閘全力搶長江高潮引水,盡力維持、抬高內河水位;江都及時開啟通江、九龍泵站翻水,補充通南水源。
丘陵山區及早開機補充塘壩庫水源,儀征從4月底開始已陸續開啟翻水機泵,對部分除險加固的水庫進行補水,目前已累計補水近1000萬方;儀征抗旱排澇機動隊從4月底開始,組織人員利用移動抗旱設備分別對青山、大儀等邊遠山區農田進行抽水抗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