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春以來的持續(xù)旱情,造成江蘇揚州市種植養(yǎng)殖及農作物受災,影響究竟有多大?昨天,記者奔赴江都、高郵、寶應等地進行實地探訪。
江都
120戶養(yǎng)殖戶近半“棄養(yǎng)” 昨日9:40,在邵伯湖畔,邵伯鎮(zhèn)公路村漁業(yè)組漁民王耀軍走到湖邊,拿起一根竹竿伸入水中:一周水位又降了0.3米左右。“今年的水位,比去年低了足有1米。”王耀軍說,搞水產養(yǎng)殖9年,從沒遇過這種情況。
水位低一分,養(yǎng)蟹就多一分風險。王耀軍憂心忡忡:水位下降,水溫會上升,直接影響就是水草加速腐爛,水質變差,蟹苗死亡率會很高。王耀軍說,由于今年邵伯湖水位太低,在邵伯湖東側原來120多養(yǎng)殖戶中,近一半放棄了今年的養(yǎng)殖。
高郵
局部小麥減產三成以上 昨日13:45,在高郵卸甲鎮(zhèn)周莊村中心組一塊麥田中,車銀安正收割著金黃的小麥。
“一畝估計只能打六七百斤。”車銀安揮動手中的鐮刀,將因電力施工倒伏在地的一塊麥子割起。“往年麥秸稈有70—80厘米高,今年只有40厘米左右。”車銀安用手比劃著說,降水缺少直接導致今年小麥生長無力,灌漿不足。“去年高產一畝能達到1000斤,今年估計至少減產三成以上。幾乎所有的農戶都這樣。”不僅是小麥減產,在江都、高郵、寶應,農民栽種的蠶豆,都幾近絕收。
寶應
預計17.3萬畝農田受旱 “干旱讓麥子受傷了,麥粒兒比往年瘦小,產量肯定受影響!”昨日9:10,在寶應縣山陽鎮(zhèn)吳壩村,一趙姓村民說,他家11畝多小麥因為干旱,預計要比上年減產一成以上。
記者隨后從寶應縣防汛防旱指揮部了解到,今年1-5月份,寶應縣平均降水量僅為73.3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六成,田間底水嚴重不足。該縣防指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預計有17.3萬畝農田受到旱災影響。
新聞鏈接
秧苗給水無憂 今年的旱情,對即將開始的夏插有沒有影響?昨天,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我市各地已經積極行動起來,進行抗旱防澇工作。目前,各地的秧苗苗床生長現狀良好,栽插期間灌溉基本無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