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報訊 近日,在南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舉辦的“慶祝〈漁業法〉頒布20周年”活動上,南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局長吳壯表示:從《漁業法》頒布20年來,南海區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大批漁民擺脫貧困,進入了小康生活。漁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的重要產業。
海南省將海洋漁業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先導產業,并于1998年提出“耕海牧漁,建立海洋經濟強省”的口號,海洋經濟每年以二位數的速度增長,海洋漁業總產值翻了二番。目前海洋漁業已經成為海南省經濟發展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廣東省充分發揮各地資源和區位優勢,不斷調整養殖區域布局,優化品種結構,擴大主導品種生產規模,積極構建特色鮮明的優勢水產品產業帶。全省形成了以粵西、珠三角等地為主的對蝦養殖區,以珠三角、粵東為主的鰻魚養殖區,以粵西、珠三角為主的羅非魚養殖區,以湛江為主的珍珠養殖區,以粵東、粵西為主的優質海水魚養殖區等六大優勢品種養殖區,其養殖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占全省70%以上。目前全省漁業總體素質得到提高,現代漁業建設取得新成效。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