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座金橋,一場盛宴,熱情擁抱,永久合作。在無盡的掌聲和鮮花中,備受矚目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農漁業交流暨產業對接會6月13日在我市落下帷幕。兩天來,共有22個項目對接成功并現場簽約,總金額高達2.15億元。
今年的交流活動以農業部、國臺辦為指導單位,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的中國海峽兩岸農業協會、臺灣省農會、臺灣省漁會共同主辦,廈門市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協會、廈門市漁業協會、臺南市農會具體承辦。
對接會以“交流合作、互利雙贏”為主題,內容涵蓋開幕式暨主題演講、ECFA與兩岸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推介會、ECFA與兩岸漁業產業對接會、兩岸農民專業合作社交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研討會以及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活動等。
兩天的時間里,兩岸專家、學者圍繞相關專題,對臺灣農業新科技、產業發展新態勢及ECFA生效后如何推動廈門與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交流展開重點研討,同時展示、推介兩岸最新的農作物品種、最新的農業技術。
這是一次兩岸農漁業人士的盛大聚會。來自海峽兩岸的344名代表蒞臨會議共襄盛舉,包括臺灣參會嘉賓155人,大陸參會嘉賓189人。統計數據顯示,兩岸漁業產業對接會參會嘉賓101人,其中臺灣參會嘉賓52人,大陸參會嘉賓49人;兩岸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推介會52人,其中臺灣參會嘉賓20人,大陸參會嘉賓32人;兩岸農民專業合作社交流會共81人,其中臺灣參會嘉賓36人,大陸參會嘉賓45人;兩岸特色鄉鎮對接共95人,其中臺灣參會嘉賓32人,大陸參會嘉賓63人;特色廟會臺灣參展商15人。跨越這灣淺淺的海峽,帶著共同的目標——交流與合作,人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辛勤的灌溉,培育出累累碩果。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此次對接會共推出51個農漁業合作項目,有22個項目對接成功并現場簽約,總金額2.15億元,其中漁業合作項目9個、種苗合作項目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交流項目2個、特色鄉鎮對接交流項目8個。
天時、地利、人和。從2006年開啟廈臺兩地農業交流的序幕,到2010年第四屆農漁業交流活動的舉辦,這場海峽兩岸農漁業盛宴一次次地顯現出獨特的魅力以及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與往屆不同,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農漁業交流暨產業對接會依托ECFA框架協議,由廈門市擴大到廈、漳、泉三市進行招展招商,由單純的企業項目對接向科研技術、人員培訓、三產服務等方面拓展。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農漁業產業對接活動與第三屆海峽論壇同期舉辦,通過海峽論壇的平臺發聲,使我市對臺農業交流的定位更高級,視野更寬廣。
盛宴謝幕,熱度猶存。經過逐年的積累和沉淀,一年一度的交流對接活動在兩岸交流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讓我市在兩岸農漁業交流合作中的“橋頭堡”地位不斷加強。有了今天的累累碩果,海峽兩岸農漁業還將進一步融為一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