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省城進入梅雨季節后,因持續干旱減產的小龍蝦供應量回升,價格略有下降,而且龍蝦肉質也更加飽滿,每到晚上,合肥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吃龍蝦喝啤酒的熱鬧景象。 22日,記者從合肥市畜牧水產局獲悉,合肥去年龍蝦經濟總量已達到20億元。
龍蝦一年賣出3萬噸
“吃龍蝦、喝啤酒、談生意、交朋友”,這是合肥的龍蝦美食文化。在國內,龍蝦也成為餐飲業最熱門的特色菜肴之一。統計顯示,合肥有4000多家餐館經營龍蝦菜肴,在寧國路、長豐路等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龍蝦街”,年消費超過3萬噸龍蝦。
因為龍蝦的暢銷,合肥市對龍蝦的科研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以中國科技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等為主體開發研究的龍蝦育種、生物學研究、龍蝦加工、甲殼素及其衍生物技術等均處于領先水平,擁有從育種到深加工等環節的數十項關鍵核心技術,許多成果已用于生產。
養殖面積達15萬畝
龍蝦最佳適宜溫度在17~31℃,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水充沛,養殖水域水質良好,這樣得天獨厚的地域條件生長的龍蝦品質好、肉肥、殼薄、味鮮。據估算,合肥市適宜龍蝦養殖水面達到54萬畝,宜養龍蝦稻田100萬畝。
合肥是全國龍蝦養殖發源地,上世紀90年代初,長豐縣下塘鎮率先在全國摸索龍蝦養殖,當年獲得成功,隨后龍蝦開始人工養殖,至2001年,全市龍蝦養殖面積達到2萬畝,養殖捕撈產量達6000噸。隨后,合肥市龍蝦養殖產量逐年增加,特色逐步凸顯。到2010年,全市龍蝦養殖遍地開花,養殖面積達15萬畝,年均增長20%。2010年,全市龍蝦養殖捕撈產量達到5萬噸,年均增長23.6%。
600噸小龍蝦出口歐盟
目前,合肥市已是安徽省最大的龍蝦養殖、加工、出口和消費城市,是“中國淡水龍蝦之都”,形成了龍蝦產業經濟輻射圈。 2010年全市龍蝦經濟總量達20億元,一產產值5億元,為區域農民人均增收貢獻200元。
在北京,龍蝦論個賣,一只賣到幾元、十幾元。在武漢、南京、上海、盱眙等地,龍蝦年均消費也過萬噸。國際上,美國年消費量6~8萬噸,自給率不到20%。歐洲僅瑞典年進口5~10萬噸。近5年來,龍蝦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持續堅挺,我國出口量連年攀升。 2010年,合肥市加工出口至歐盟的龍蝦仁及整肢蝦600噸,創匯約700萬美元。
多產地獲無公害認證
許多人認為龍蝦生長在臭水溝,太臟了。合肥市畜牧水產局專家表示,現在龍蝦養殖的水質已與其自然生長狀態下完全不同。合肥市率先在全國制定了《稻田養殖龍蝦技術操作規程》、《池塘養殖龍蝦技術操作規程》等龍蝦養殖地方標準,推廣龍蝦健康養殖模式。同時,全面推行龍蝦養殖“三項記錄”,即龍蝦養殖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
合肥市畜牧水產局介紹,該市已有長豐下塘、肥東撮鎮、肥西三河等8個龍蝦產品和產地通過國家無公害認證,也未發生一起因食用龍蝦產品引起致病事件。而且從歷年來國家和省對合肥龍蝦質量安全多次監督抽檢的結果看,合肥龍蝦合格率達到100%。此外,合肥龍蝦產品多年來一直向對農產品要求苛刻的歐美國家出口,出口的產品符合歐美的水產品檢驗標準,均合格通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