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調查》于 6月25日晚九點三十分播出了“鄱陽湖之痛”,此前《新民周刊》2011年第24期刊登了“鄱陽湖怎么了”(鄱陽湖之殤、鄱陽湖“病變”、九江旱情調查、鄱陽湖水利工程之爭、孫曉山:鄱陽湖建閘,不是為了江西的一己之利),《瞭望》刊登了“鄱陽湖工程上不上馬”,《江西日報》2011年6月21日刊登“鄱陽湖禁漁期結束,受春夏連旱影響漁業產量銳減”......
鄱陽湖漁業資源枯竭了
2011年6月19日,隨“長江特編漁政執法編隊:巡航鄱陽湖行動”深入鄱陽湖了解漁業、漁民近況,關注鄱陽湖生態健康與生態安全。經歷了“春夏連旱、旱汛急轉”的鄱陽湖,漁業資源終于枯竭了,專業漁民生計面臨挑戰。
亞健康的鄱陽湖需要關心、關懷和關注
說到鄱陽湖,總被并不十分了解鄱陽湖的人士冠上“生態鄱陽湖”、“一湖清水”......
我們的研究報告顯示,鄱陽湖的生態健康水平逐年下降,2008年的生態健康水平僅相當于1980年的61.8%。
我們曾經發出吶喊,鄱陽湖的生態健康需要關心、關懷和關注。2011年鄱陽湖遭受春夏連旱,6月2日,溫家寶總理趕赴鄱陽湖等地察看水情、旱情和災情。
鄱陽湖漁業資源枯竭的思考
痛定思痛,魚米之鄉的鄱陽湖,為什么會走到如今的地步,水情變化、水質變化、水生態變化,鄱陽湖生態服務功能隨之發生變化。
水、土、草、魚、鳥、人與湖,一個都不能少。
(1)為保護鳥而保護鳥是保不住的。由于受部門利益驅駛和媒體的過于片面炒作,似乎鄱陽湖的生態功能僅是保護越冬侯鳥,而忽視了“水、草、魚、鳥、湖”的系統保護與管理。
(2)水重要還是鳥重要?許多人認為鄱陽湖最重要的是保護越冬候鳥,實則不然。專家們認為,維持鄱陽湖生態系統健康重要生態因子排序為:水位、水質、濕地植物,水生動物和越冬候鳥并列第四,湖區居民和水流并列第六,血吸蟲列第八位。鄱陽湖生態功能的重要性,則首先是調蓄洪水,其次是生物棲息地,然后依次分別是降解污染、涵養水源、營養循環、保護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
(3)為保護江豚而保護江豚也是保不住的。白鰭豚消失了,長江江豚數量銳減,希望寄托在鄱陽湖,說鄱陽湖是江豚的最后避難所。江豚資源減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枯水期的航運對江豚的影響則是致命的。就是長江禁漁十年和鄱陽湖禁漁N年,不解決枯水問題,不限制和規范采砂與運砂船只,恐怕江豚最終還是要去見另一世界的白鰭豚了。
(4)不解決漁民生計與出路,鄱陽湖的保護將是空話。鄱陽湖有數萬專業漁民,他們沒有耕地,祖輩均靠捕魚為生。保護鄱陽湖,漁民有責,江西人有責任,中國人也有責任,仍至全球均有責任,真可謂匹夫有責。
(5)鄱陽湖漁業資源與生態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涉及鄱陽湖規制體系還不健全,湖區管理缺乏合力;二是再生公共資源管理失靈,生態保護目標不明,生態建設規劃滯后;三是鄱陽湖科學研究深入不夠,理論與技術基礎的薄弱;四是生態保護的公眾參與機制有待進一步建立。
(6)鄱陽湖生態保護建議。一是完善鄱陽湖湖泊、濕地和流域管理相關法規建設;二是強化環境政策引導,發展綠色、低碳和生態經濟;三是建立鄱陽湖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四是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綜合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五是加強對湖泊和湖灘草洲等重要生境的保護管理;六是加強對漁業資源及江豚等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七是科學保護濕地依賴性水鳥及棲息地;八是建立湖泊、濕地及流域綜合管理體系;九是加強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十是鼓勵公眾參與湖泊和濕地保護與實踐,提高社會生態文明。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