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東省濰坊市老百姓能吃到自己養殖的海參了。23日,記者從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濰坊不產海參成為歷史,今年上半年,“濰坊產”海參25000公斤,養殖面積達1萬畝,實現規模化養殖。
海參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山東雖是海參養殖大省,但多數集中在煙臺、威海等地。以前濰坊在壽光等地也試養過海參,但由于水質等原因,試養沒有成功。2010年起,借鑒大連、東營等地池塘養殖經驗,海參終于在昌邑下營“落葉生根”。
昌邑市三新海洋苗業試驗場負責人李仲明介紹,如今養海參是引海水在大田池中養,海水水質很好,養殖海參不需投餌,僅需根據水位、藻類等情況更換海水,平時基本上不用管,很省事。而養殖一年左右,海參就能上市銷售,利潤也很可觀,其中8成左右都銷往了外地。
記者了解到,去年至今,濰坊鮮海參行情一斤能賣到80-120元錢,由于效益好,很多原本養蝦養魚的漁民也養起了海參。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濰坊的海參養殖主要分布在昌邑下營地區,養殖池塘已有96個。今年上半年出海參25000公斤,實現產值500萬元。據規劃,到2013年,昌邑海參養殖面積力爭擴展到3萬畝。同時還要延長海參產業鏈,引導企業深加工,并打造海參品牌。
據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參漸漸從以前的高端奢侈品變為大眾養生品,伴隨濰坊海參養殖的日益成熟,其有望成為拉動濰坊漁業經濟增長和增加漁民收入的特色養殖產業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