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為2005年南美白對蝦的大部分養殖戶都有很好的效益,掙了不少錢,2006年白對蝦大規模養殖重新在江、浙、滬一帶興起,但這兩年蝦塘漂苗已成為養殖大戶的心頭大患了。
一、風行狀況
1。癥狀發病池塘有一部分或少數白對蝦在水面上發漂,有些在水面上打轉,基本失去平衡才能,觀看病蝦兩須其中一須斷掉,不攝食,或攝食減少,行為愚鈍、彈跳無力,最后漫游于池水外表或伏于池邊不動,很快死亡,一旦感染上該病,就會大規模死亡,還會影響周圍蝦塘。蝦的體色正常,剝離頭胸甲后肉眼看見有紅色的液體,嚴峻的病蝦肝呈紅色,不剝離頭胸甲也能看見里面很紅。
2。病原尚未斷定。有人認為是細菌引起,也有人認為是病毒引起的,還有人認為是白斑病演化過來的,但從發病率高、死亡快這一特征看,本人認為由病毒引起可能性較大。
3。傳播道路因為蝦苗場所用親蝦為帶病毒的父本和母本,病害常經過糞便或餌料傳給蝦苗。2—3厘米以內的蝦苗雖然感染病毒,但無顯然癥狀,也不會死亡,病毒在蝦體內增殖到一定數量后(約養兩到兩個半月)即開端發病,若水質惡化、或蝦體抗病力降落,或細菌感染,則可導致全池死亡。另外還有水源傳播、鳥類糞便傳播、浮游生物傳播、活蝦攝食病蝦傳播等。
二、綜合防治辦法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沒有找到一種能治好這種暴發病、而不傷及蝦體的有效藥物,依據本人大批的試驗用藥結果和出產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并重“的科學準則,才能有效地節制此病的暴發和風行。依據此病的傳播道路,首要的是盡量切斷傳染和傳播道路,同時采用有效藥物克服病毒在蝦體內的復制,促進進步蝦體自身的免疫才能,調控水環境,投喂優質全價的飼料,以保證對蝦的正常蛻皮和生長。
1。預防方法
(1)徹底清塘消毒池底污泥是病毒、細菌滋生的場所,放苗前必需除去污泥,然后用生石灰消毒。水深20—40厘米,用量約為70—80千克/畝,或每畝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為25%以上)15—18千克。最好用三氯異氰脲酸粉(含量為85%),每畝只需用1—2千克,即達到徹底殺死雜蝦、雜魚、殺滅病毒和細菌的目標,清塘徹底。
(2)水源消毒
①最理想、科學的方法是建立蓄水沉淀消毒池,該池面積應達到總養蝦池面積的1/5—1/3。尤其是進、排水是同一水源的養殖場,建立蓄水沉淀消毒池尤為必要。最好使用三氯異氰脲酸粉,用水溶解后全池傾注,用量為0。15—0。3克/立方米,或用二溴海因0。08—0。15克/立方米(含量為15%)。經過消毒的蓄水池水要經過3—5天后才能放入蝦池。
②假如不設消毒池,直接抽入海水或河水,則水源必需經過砂層過濾,但這樣只能過濾較大的浮游生物,并不能阻攔病毒病菌隨水進入蝦池,所以每次進水都要消毒。
③在放養前,先用肥水素培肥水體,施肥后2天再用芽孢桿菌或光合細菌穩固水質,避免雜菌生長。因為藻類是優化水環境的重要因素,是物質循環的必要環節,它可有效吸收水中的氨氮、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維持良好的水環境,避免蝦病暴發。
④按期消毒。養殖中后期,每半個月左右用15%“一元二氧化氯“消毒一次。最好在消毒后3—4天傾注芽孢桿菌或光合細菌穩固水質。
⑤在全體養殖周期里,最好不要引入外水源,因這樣做只會加大發病率,最好的方法是按期用一下活水寶(芽孢桿菌)和底質素(沸石粉)來維持、穩固水質和底質,每10天用一次。
⑥按期投喂抗病毒藥物,在飼料里添加一些Vc和保肝藥。出產實踐證明這是最有效的預防技巧辦法,在已染毒狀況下,可基本維持對蝦的正常生長。具體方法:用蝦病寧100克+聚維酮碘粉10克+葡萄糖90克+肝泰60克添加到50千克飼料中,或用菌必克200克(氟苯尼考)+甘草免疫多糖200克連用5—7天,每半個月一次。
2。醫治方法
第一天用“優得凈“(沸石粉)全池傾注以改良水質和底質,第二天用三氯異氰脲酸粉0。3—0。4克/立方米或用一元二氧化氯0。15—0。2克/立方米(含量為15%);或者用雙季胺鹽碘0。45—0。53克/立方米或用聚維酮碘0。25—0。3克/立方米,這樣連用四天。同時口服藥物,如:上午用蝦病寧200克+聚維酮碘粉20克+葡萄糖180克+肝泰100克添加到50千克飼料,下午用鹽酸小檗堿10克+Vc0。1%—0。2%+肝泰100克添加到50千克飼料,這樣連續用4—6天后(在用藥期間應少吃多餐),過3—4天用芽孢桿菌或光合細菌調理和穩固水質。以上的方法用兩次,死亡數量顯然減少,兩周后基本穩固。但有一點要留意,常用復合三氯異氰脲酸粉或一元二氧化氯的池塘要用一次大蘇打來去除水中的余氯。這樣不只對水體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對蝦的生長大為有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