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7月2日獲悉,自6月26日紅島蛤蜊節開幕一周以來,已有7.5萬游客前來下海挖蛤,實現各項旅游收入600多萬元。其中,2日游客最多,共吸引游客1.6萬人,挖走蛤蜊近10噸。目前青島膠州灣大橋已開通,游客到紅島游玩只需10多分鐘的路程,交通更加便利。
7月2日上午10時20分,記者在紅島西大洋休閑漁村看到,海灘上蹲滿了挖蛤蜊的游客。游客三五成群,多數以家庭為單位,游客們右手拿小鏟子,左手拿小桶,一個個低著頭挖得很起勁。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不少有經驗的游客小桶中已裝滿蛤蜊,看到別人獲得大豐收,一些經驗不足的游客也跟著湊過去,海灘上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隨著一波波游客滿載而歸,又有一批批游客下海挖蛤,截至中午12時,海灘上還是人山人海。
“以前,來趟紅島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大橋開通后,只需要十幾分鐘,2日恰逢周末,我特意開車帶著家人從大橋過來,不僅節省時間,還有機會體驗了一把大橋的雄姿。”市區居民張先生說。“大橋開通,使游客來紅島在交通路線上有更多的選擇,而且拉近了青島市區和紅島的時間距離,這幾天,來紅島的游客越來越多,2日是大橋開通后的首個周末,市區來紅島游客數量也達到一個高峰。”紅島街道辦工作人員說,加上2日上午的潮水很適合趕海,2日一天,共有1.6萬游客前來挖蛤蜊,挖走蛤蜊近10噸。
據了解,本屆蛤蜊節將持續到7月16日。作為本屆蛤蜊節的重要旅游項目,韓家民俗村已開始營業。韓家民俗村以展示民俗為主,主要突出膠州灣“漁鹽耕讀”歷史淵源,去年以來,景區完成新增投資4000余萬元,建成仿古商業街、文廟大成殿、國學講堂等設施,重建了體現膠州灣漁鹽文化的鹽宗殿、郎君廟、娘娘廟、千手觀音廟等6座廟宇,再現了漁鹽古鎮的歷史風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