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當前是漁業生產管理的關鍵時期,齊河縣水產局漁業科技入戶專家組根據生產情況提出如下夏季行動指導性意見:
一、加強投餌管理。夏季魚類生長速度最快,應充分滿足其生長需求。從6月開始至9月應逐步增加飼料投喂量。堅持“四定”投喂原則,慢—快—慢的節奏,以魚吃八分飽為宜,日投餌量為魚體總重的3%一5%,每天投喂3—4次;青飼料日投喂量與魚體總重相等或略低,分兩次投喂。飼料投喂量還應根據氣候、水溫、水質情況靈活掌握,低溫陰雨天應少投或不投。精飼料以投喂后40分鐘吃完為度,青飼料以2小時吃完為度,否則為超量。相反,若天氣晴朗,水體溶氧量高,魚類攝食旺盛,則應適當加大投喂量。
二、科學施肥。主養濾食性魚類的池塘應科學施肥,培肥水質。初夏以后以施生物肥為主,每7一10天施肥一次,可輔以少量氮、磷化肥。施用量根據氣候、水質等因素確定,保持池水透明度為15cm一25cm。若氣候悶熱或陰雨連綿,魚類食欲不旺,或暴發魚病,應停施肥料。魚池施肥應少量多次。
三、調節水質。夏季水溫高,魚類攝食量大,排泄物也多,水質易惡化,加強水質調控尤為重要。因此,有條件換水的,要根據水體顏色和透明度,適時排出適當老水并注入新水,池塘水深最好保持在1.5—2.5米范圍內;每月施生石灰一次,用量為每畝20-25kg,化水全池均勻潑灑,定期測試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及時清除殘餌及其他污物,尤其要嚴格控制投餌量;池底淤泥較多的應定期攪動,并潑灑生物制劑或底改等,加速物質的循環代謝作用,改善水質條件。
四、堅持巡塘。巡塘工作是池塘養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每天巡塘應堅持至少三次,嚴防突發事件發生。特別注意凌晨太陽出來之前、晴天下午2點水體溶解氧含量少,應開增氧機增氧,陰雨連綿天應常開增氧機,傍晚應停開機,若發現有浮頭危險要及時開機增氧,直到浮頭現象消失,此外根據條件加注新水、進行水體曝氣或潑灑增氧劑增氧。另外,觀察魚類吃食情況、水質變化情況暨病害發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五、魚病防治。夏季是魚病的高發季節,易發生細菌性疾病如爛鰓、腸炎、赤皮、打印病等及病毒性魚病如出血病等,應以“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搞好魚病防治工作。每10—15天內服藥物3—4天,15天左右消毒一次。食場和飼料臺應每7一l0天清理一次,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水潑灑消毒。嚴禁投喂霉變飼料,水草應先用6ppm漂白粉溶液浸泡半小時再投喂,糞肥類應經發酵腐熟后施用,每100kg糞肥應加0.25kg漂白粉拌勻后再施用。要保持魚塘的環境清潔,及時將死魚撈出,以防病菌傳染和水質惡化,并正確診斷,及時治療,遇到疑難雜癥,要及時向水產技術部門咨詢。
六、規范用藥,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減少用藥、控制用藥、科學用藥,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嚴禁使用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孔雀石綠、氯霉素等禁用藥物,做好漁藥使用記錄。
七、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夏季暴雨、雷電、大風天氣頻繁發生,養殖戶要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時修整、加固塘堤,檢查電路實施,雨天要晝夜巡邏,防止大雨沖毀池塘堤壩,造成損失,確保安全度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