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由微山縣起草的《微山湖四孔鯉魚》、《微山湖龍蝦》、《微山湖甲魚》和《微山湖大閘蟹》等4項山東省地方標準報批稿順利通過審查,成為山東省地方標準,并已正式實施,這是微山縣以提升漁湖產品質量來促進漁湖產業發展的又一“強心劑”,助推了微山縣漁湖產業的長足發展。
近年來,微山縣著力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開展漁業生態養殖,打造群眾滿意放心的“生態、有機”品牌,微山湖牌荷葉茶、無鉛松花蛋、紅心咸鴨蛋、糟魚、麻鴨等食品受到群眾的歡迎。目前,全縣湖產品養殖面積達到34.5萬畝,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湖產品產值20余億元。
優化養殖模式。為加快實施漁業標準化建設步伐,提高漁湖產品質量,打響“微山湖”品牌戰略,微山縣制定了“調結構、增效益、提質量、樹品牌”的總體工作思路,大力推廣漁湖業立體混養模式、大湖生態養殖模式、低碳環保漁業等養殖模式,著力發展烏鱧、湖蟹、鱖魚、甲魚、青蝦、麻鴨等微山湖名優水產品養殖,研究探索出“魚蝦混養”、“魚魚混養”、“魚鴨混養”等模式,采取有效的食物鏈,以魚養魚,以魚凈水,引導群眾發展“凈水型漁業”。南四湖牌咸鴨蛋、微山湖大閘蟹也先后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第四屆“豐收杯”全國河蟹大賽上獲得“農產品品牌金獎”和“金蟹獎”。
提升養殖環境。為提升漁業養殖環境,微山縣邀請省市主管部門對水質進行抽檢,確保水質量安全;不斷加大生態環境“鐵腕治污”手段,建成運行了日處理規模120噸的生活垃圾處理廠,在河流入湖處,先后規劃了30余萬畝生態人工濕地,著力改善水質。并連續7年人工給南四湖“補魚”,放流總量達6000余萬尾。目前,全縣已通過農業部認定的無公害水產品產地15處,認定烏鱧、泥鰍、鯉魚、河蟹等無公害水產品38個,建立水產品健康養殖示范基地4處。
加大源頭控制。建立了微山湖漁業科技示范園,園區內投資300余萬元,建成年繁育6000萬尾名優苗種的大型拱棚式溫室育苗車間,進行名優高效養殖品種方正銀鯽親體的引進培育和微山湖黃顙魚、微山湖鯰魚、微山湖鯉魚等地方特色優良品種的親魚選育和苗種繁育工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