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連日來,瑞昌市碼頭鎮新風村3500余畝荷花湖小龍蝦養殖基地一片繁忙,龍蝦合作社理事長朱銀旺正與養殖戶們一起在池塘里捕撈小龍蝦運往市場銷售。“前些年,我們養魚效益總是不好,現在養龍蝦,年年大豐收,畝產龍蝦200公斤,年產值可達千萬元。”朱銀旺興奮地告訴記者。
瑞昌小龍蝦人工增養殖始于2004年,按照“淺水養蝦、深水養魚”、“蝦蟹套養、綜合利用”原則,通過大力調整漁業養殖結構,推進小龍蝦產業化經營,已形成赤湖大水面套養、稻田養殖、低畦沼澤地改造養殖小龍蝦三種養殖模式,去年,該市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5.8萬畝,產量到達8700噸,產值過1.8億元。目前,該市已建立小龍蝦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20個,建立“一村一品”小龍蝦產業示范村4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可喜的發展道路。
強化政策措施引導。該市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小龍蝦產業發展專門機構,做好小龍蝦產業發展規劃、技術、協調和服務工作。加大資金投入,根據小龍蝦產業化經營特點,2009年、2010年,兩年安排小龍蝦產業化資金60萬元。強化產業服務,做好小龍蝦產業化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機制,把推進小龍蝦產業化經營工作列入年終黨政目標管理考評,營造了大發展、大養殖氛圍,激發了農民養殖小龍蝦的積極性,已累計吸納民間資本2000多萬元。通過開展“送科技下鄉”、“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漁業科技進村入戶”等活動,舉辦小龍蝦水產養殖培訓班,培訓3000余人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5000余(冊)份,大大轉變了傳統的養殖觀念,提高了漁民科技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
推進產業基地建設。建立小龍蝦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在白楊、武蛟、碼頭、桂林、范鎮、橫港等鄉鎮,選擇水源充足,水面開闊,基礎設施較好的水面,建立小龍蝦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20個,其中100畝以上水面養殖基地10個、500畝以上水面養殖基地6個、1000畝以上水面養殖基地4個。按照統一標準,分類指導的原則,精心培育成優質、高產小龍蝦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著力打造成九江乃至全省具有帶動作用和輻射力的亮點。同時,建立扶持小龍蝦種苗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現有小龍蝦苗種基地有關基礎設施建設,依托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和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高科技人才和技術力量,精心指導小龍蝦親本培育,促進早出苗、多出苗,為周邊養殖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小龍蝦苗種。
創建品牌促進流通。瑞昌龍蝦,體大、螯粗、肚白、殼紅、肉多、味美,深受消費者青睞,遠銷上海、南京、武漢、杭州等地。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該市畜牧水產、技術監督等業務部門規范養殖行為,強化基地建設,積極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養殖,大力扶植品牌創建工作。該市以三鑫農業開發公司為龍頭養殖企業,申報了小龍蝦有機食品資格認證,通過一年多的建設,省農業廳批準三鑫農業開發公司為小龍蝦無公害生產基地,“赤仙湖”牌小龍蝦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龍蝦產品。該市還積極搭建網上信息平臺,廣泛宣傳小龍蝦產業化發展情況,及時發布小龍蝦產品銷售信息,收集市場行情,為養殖戶提供網上供銷信息服務。該市還建立小龍蝦專業批發市場,確保小龍蝦產品銷售。整合銷售隊伍,組建專業合作社,規范行業行為,健全合作制度,提高市場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