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最近,寶應螃蟹養殖戶吳規寶又尋思著擴大養殖規模。因為“寶應湖”商標在6月初由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在他看來,今年秋天貼上“寶應湖”商標的大閘蟹將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在寶應,現在共有4000多養殖戶享有“寶應湖”商標的使用權。10年前縣國有企業水仙公司注冊這一商標后,考慮到快速提高市場認知度,于是實行了資源共享,授權養殖戶可免費使用企業提供的防偽商標和包裝自行銷售。隨著獲得授權的養殖戶越來越多,當地漁業部門漸漸發現,品牌授權完全可以用來引導養殖戶改良養殖方式。
“決定是否授權,我們有三條標準,實行一票否決。首先,養殖戶必須采用生態健康的養殖方式,產品必須達到無公害標準;其次,在各類食品質量和安全性抽檢中,必須100%合格;最后,進入市場的產品必須達到品質限定標準,比如母蟹只重最起碼要達到150克,公蟹達到200克。”寶應水產局局長徐進介紹,依靠品牌授權帶動漁業檔次升級,全縣已陸續建成無公害、綠色及有機水產品生產基地30多萬畝。拳頭產品有機大閘蟹連續兩屆獲得農業部參評的“中國十大名蟹”稱號,年銷售規模已超過7億;有機中華鱉成為全國排名第一的“中華名鱉”,年銷售2億;當地漁農最高單季畝產值已達萬元。國家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視察時對此評價:“寶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代表了江蘇漁業發展的最高水平,代表了現代高效漁業的發展方向。”
不僅將品牌用于指導生產,寶應還借品牌直銷“深耕”市場。現在“寶應湖”特許經銷商已發展到100多人,通過品牌直銷,他們把優質螃蟹、甲魚銷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一位經銷商說,“就是一場普通展會,‘寶應湖’產品的現場訂購也能輕松超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