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個個浮球隨著海水起起伏伏,浮球下面的苗繩上生長著一串串的羊棲菜。7月5日,在青島西海岸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筆者看到這一幕。這是繼鼠尾藻和江籬之后,膠南市成功養殖的又一個本地藻類品種。膠南市海洋與漁業局吳繼法博士表示,隨著藻類的試養成功,膠南將進一步加大其養殖規模,屆時將滿足本地海藻加工企業的原料需求。
“以前養過的海帶不屬于本地藻類,產量和營養價值受影響,而鼠尾藻、江籬和羊棲菜都屬于本地品種,適合在本地生長!必撠熀T屦B殖項目的吳繼法博士介紹,“下一步將繼續試養其他海藻,做大做強海藻養殖行業!
“現在鼠尾藻和江籬已經開始工廠化規模養殖 ,今年試養的羊棲菜產量豐富,每畝約產6000斤,曬干后價值每畝近4000元,今年養殖了不到一畝,明年就可以大規模推廣養殖 !鼻鄭u西海岸漁業科技有限公司李長家總經理說。
據悉,羊棲菜營養豐富,被公認為是當今最有營養價值的海洋藻類。它的養殖時間短,三個月就能收獲,而且管理簡單,可以和扇貝養殖進行間作,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羊棲菜等藻類可以加工成即食產品,目前國內藻類食品市場巨大,還可以銷售到日本等國家。”青島聚大洋海藻工業有限公司吳仕鵬董事長說,“更重要的是可以為我們公司海藻加工直接提供原料,目前我們每年需要3萬噸海藻。如果經檢測符合我們的生產標準,這些海藻產多少我們就要多少!
發展海洋藻類養殖也是藍色經濟的一部分,海藻除了可以制造成食品,用作海參、鮑魚的飼料,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可以作為海藻加工的重要原材料。據了解,膠南是世界最大的海藻加工基地,規模以上海藻化工企業達到10家,年海藻加工能力10多萬噸、生產海洋系列產品 2.5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0%。但是,目前海藻加工用的海藻原料都來自于外地。
“今后隨著膠南藻類養殖的進一步發展,有望改寫本地海藻加工企業依賴外來原料的歷史,企業將節省生產成本,創造更多的收益!眳抢^法博士說!傲硗,海藻在迅速成長的過程中,還能吸收氮、磷等營養鹽,凈化海洋環境,可有效避免滸苔等生態災害的發生。”本報通訊員
■相關新聞
全國首次網箱試養三文魚
半島都市報7月7日訊(通訊員張海鐸) 筆者從膠南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該局首次在全國試驗人工網箱養殖三文魚,目前已經通過了第一試驗階段,如果能夠安全度夏,將率先在全國實現自然網箱養殖。
“試養三文魚的有8個網箱,每個網箱中放養了2000尾魚苗,經過了5個多月的養殖后,每條魚已經長到一斤半左右。”負責這一項目的膠南市海洋與漁業局吳繼法博士說。膠南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徐愛國介紹,2004年,膠南開始試驗三文魚的網箱養殖,品種是鮭鱒,但由于三文魚是冷水魚類,在水溫超過22攝氏度時出現魚苗大量死亡的情況。于是在2007年改用虹鱒魚試驗,但由于工廠化養殖成本太高,該局依然還在探索網箱養殖之路。此次試驗的魚種稱為斑點鱒鮭。負責此次網箱養殖的青島福強水產養殖廠負責人李強表示,青島本地三文魚養殖的成功,將改變三文魚過度依賴進口的局面,降低三文魚價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