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6月禁漁管理期間,漳河漁政站注重“禁漁”與“管理”齊抓,深入庫區鄉鎮村組,積極為漁民服務,禁漁管理工作成績突出,呈現出五大亮點。
一、面向庫區宣傳,讓禁漁家喻戶曉。3月下旬,漁政站在庫區香山村組織召開禁漁工作會議,全面動員、部署了今年的禁漁工作。同時利用網絡、報刊宣傳漳河水庫禁漁,在庫區周邊多處交通要道懸掛大型禁漁橫幅,出動執法車船環庫宣傳達300多人次,發放禁漁宣傳單200余份。
二、駐守魚類繁殖保護區,嚴厲查處違禁捕撈作業行為。4月1日起,至6月30日,漳河漁政站駐守在以黃集島、李集島為中心的魚類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全站外勤人員以水庫為家,克服了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放棄了雙休日、節假日,吃住在野外條件簡陋的執法船上,堅持24小時全天候巡查監管,扎實地做好了魚類繁殖生長環境的保護工作。禁漁期間開展清庫行動,清理庫中非法網具80余部,查處違禁捕撈作業案件48起,有力地維護了禁漁秩序。
三、開展魚類人工增殖放流,增殖水庫漁業資源。4月下旬,漳河水庫開展了一次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向水庫投放草、鳊、鰱、鳙等魚苗約50萬尾。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是養護漳河水庫水生生物、修復水域生態的重要舉措,與水庫禁漁管理同步開展,為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和漁民增收打下了的基礎,受到庫區漁民群眾的普遍歡迎。
四、保護漁業生態環境,開展“毒蝦釣魚”治理行動。5月份氣溫升高,毒蝦釣魚白魚現象有所抬頭。漳河漁政站多次聯合水政、公安部門,開展了 “毒蝦釣魚” 執法巡查專項治理。加大雙休日、節假日的巡查密度,水陸并進,檢查沿庫壩面、島嶼、庫汊,發現一起制止一起,收繳毒蝦藥品和釣具,并對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走訪沿庫村組,發動群眾自覺監督、抵制“毒蝦釣魚”這種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的不法行為。通過堅持不懈地治理,“毒蝦釣魚”現象得到遏制,公眾保護水庫生態環境的意識有所增強。治理活動保護了漳河水庫的漁業生態環境,對養護水生生物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服務庫區漁民,保障漁民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加強漁業水上安全監督,保障漁民、漁船安全。開展了漁民生產生活狀況摸底調查活動,收集整理漁民、漁船信息表180余份。與船主簽定漁業安全生產責任狀180余份,提高了漁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了水上巡查監管,防止了水上安全事故發生。二是加強漁業互助保險和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宣傳,漁民自愿參保的積極性增強,漁船參保率達到100%,為漁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三是熱心為漁民服務,保證了漁船燃油補貼及時到位。深入漁村宣傳,認真組織漁民規范填寫《中央財政國內捕撈漁船油價補助申請表》,為落實漁船燃油補貼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保證了漁民、漁船信息準確、真實,為漁民申請、領取補貼提供了重要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