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7月12日,安徽省舉行主題為“增殖漁業資源,修復長江生態”的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修復放流活動,向包括巢湖在內的9個湖泊放流1億尾魚苗,并計劃采取水草種植、修建人工魚巢等措施,以修復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
據了解,這次活動計劃共修復放流“四大家魚”、鯉、鯽、鳊、魴、中華絨鰲蟹等經濟水生動物1億尾,種植水草5.7萬畝,底播貝類900萬粒,修建人工魚巢1000畝。其中,向巢湖放流青、草、鰱、鳙、鯉、鱖、中華絨鰲蟹等經濟水生動物4000萬尾(只),珍稀瀕危動物胭脂魚2萬尾。同時,還在安慶市的泊湖、武昌湖、黃湖和池州市的升金湖等8個沿江湖泊同步修復放流經濟水生動物6000萬尾,并開展植草投螺。
安徽省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特大干旱造成長江中下游湖泊、江河水位急劇下降,不少湖泊水位跌至歷史最低,對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僅安徽受災水產養殖面積就達399萬畝,損失成魚14.8萬噸。通過這次放流活動,將對修復長江中下游受損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盡快恢復漁業生產,改善漁民生活起到積極作用。
據悉,這次放流活動是農業部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江蘇五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修復放流活動的組成部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