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小小龍蝦,不僅為市民提供了美味佳肴,還是合肥經濟圈內五市漁業合作交流的“紐帶”。昨天,“第五屆中國·合肥龍蝦經濟暨合肥經濟圈休閑漁業論壇”在合肥舉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以往并不起眼的小龍蝦,如今已在合肥經濟圈內聲譽鵲起,其產量達到7.5萬噸,占全省產量的“半壁江山”。
做大做強龍蝦產業經濟
據了解,合肥經濟圈漁業資源豐富,擁有總水面765.1萬畝,盛產近百種優質水產品,龍蝦、銀魚、鱖魚、甲魚、黃鱔、河蟹是全省重點產區。2010年,經濟圈水產養殖面積252.0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64.97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74.4億元,分別占全省的31.8%、33.6%、41.5%。
小小龍蝦,也能成為大產業。據不完全統計,合肥經濟圈內的龍蝦產量達到7.5萬噸,占全省產量的“半壁江山”,僅合肥市年產量就達到5萬噸。當前,以省會城市合肥為龍頭,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為副中心的龍蝦經濟格局初步形成。
在昨天的論壇上,合肥經濟圈五市主管部門表示,今后將加強龍蝦苗種產銷合作,共同構建產業服務平臺,定期通報龍蝦苗種生產、供需、質量、價格信息,加強龍蝦養殖生產合作,做大做強龍蝦產業經濟。
共同推進休閑漁業發展
休閑漁業作為漁業經濟的新興產業,近年來在合肥經濟圈發展快、效益好、潛力大,萬佛湖、焦崗湖、佛子嶺、巢湖、嬉子湖等休閑漁業基地已經成為合肥經濟圈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據了解,合肥經濟圈內現有規模休閑漁業基地1000余個,其中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24個,占全省的40%,開展休閑漁業的水域面積達20萬畝,總投資超過20億元。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快休閑漁業發展,拓展現代漁業發展空間是共同面臨的課題。在昨日的論壇上,合肥經濟圈五市漁業主管部門表示,將加強休閑漁業建設合作,開展招商聯合行動,共同打造高品質、有特色的都市休閑漁業基地。
全力保障水產品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共同打造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放心工程”,讓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的水產品,成為論壇上重要的議題之一。
隨著商品的大流通,巢湖“三珍”、淮南甲魚、六安“萬佛湖”魚頭以及桐城河蟹早已走上合肥尋常百姓的餐桌,成為合肥市“菜籃子”的有力補充。同時,合肥的龍蝦美食也吸引了淮南、巢湖、六安、桐城的市民前來品嘗。因此,合肥經濟圈五市聯合提出,把保障合肥經濟圈水產品充足供應、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市民水產品消費安全等作為共同使命和職責。 ·馬用軍 劉磊 柳書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