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壽光:小沙蠶變成漁民致富“軟黃金”
發布時間:2011/7/26 10:24:55 來源:壽光市海洋與漁業局 編輯:羅詩吟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入夏以來,在壽光市近海灘涂上,每天有300-500名沙蠶采挖工成群結隊地進灘作業,他們卷起褲腿,一手拿釘耙,一手拎提桶,彎著腰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從腳下的淤泥沙中取出一條條蠕動的小蟲――沙蠶。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入夏以來,在壽光市近海灘涂上,每天有300-500名沙蠶采挖工成群結隊地進灘作業,他們卷起褲腿,一手拿釘耙,一手拎提桶,彎著腰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從腳下的淤泥沙中取出一條條蠕動的小蟲――沙蠶。
近日,在壽光市義海集團養殖公司灘涂上看到,收獲的一桶桶沙蠶被從廣東、廈門等地的客商收走。該公司的李經理介紹說:“現在公司雇員每人每天能采挖到沙蠶10-20斤左右,價格13元/斤左右,別小看了它,小小的沙蠶每年為企業和個人帶來近1000萬元的收益”。
為實現這一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沿海漁民帶來更多的收益。今年,壽光市將建設沙蠶種質資源保護區,該保護區選劃面積8500畝,主要保護對象是沙蠶,間接保護對象是蘭蛤、泥螺、紅螺等漁業資源。
壽光市是全省重要漁業重要產區,擁有30萬畝淺海灘涂,其中沙蠶灘涂10萬畝。據估計,沙蠶的自然資源量在4500噸至5000噸之間。近年來,由于受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諸多因素影響,沙蠶資源嚴重衰退。通過沙蠶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落實各項保護措施,可有效地保護當地的沙蠶種質資源,并開展沙蠶增養殖,加快沙蠶資源恢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