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股價的上漲往往與未來業績造好的預期有關,然而中水漁業(000798,股吧)(000798)從08年同期到現在累積了近1.5倍的漲幅,但股價上漲得靜悄悄的,沒有太轟動和有說服力的利好消息支撐。
公司于8月4日晚發布中報,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6,898 萬元,比上年同期 12,226 萬元增加38%,實現利潤總額2,102 萬元,比上年同期 1,178 萬元增加7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094 萬元,比上年同期 1,128 萬元增加86%。
公司經營全賴政府燃油補貼
公司主要業務為遠洋漁業捕撈,擁有各種類型的遠洋漁輪和運輸船舶57艘,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601099,股吧)、南大西洋(600558,股吧)、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常年進行大洋性遠洋捕撈生產和經營。捕撈收入占總收入的75%。當中主要依靠捕獲東南太平洋的秘魯魷魚和南太平洋的金槍魚;報告期內業績增長的原因是魚貨價格上漲、六艘新造的釣船投產和東南太平洋的秘魯魷魚漁場收入增長。
中報披露,西南大西洋的阿根廷魷魚資源大幅下降、南太平洋的金槍魚資源也大幅下降,導致上半年總捕撈魚貨為10,446 噸,比上年同期11,311 噸減少 865 噸。受資源下降影響令單船產量下滑。另外捕撈業務受到原油上漲的影響,營業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長67%,遠遠高于營業收入的29%同期上漲。捕撈的收入幾乎被營業成本抵消,公司報告期內的凈利潤完全依賴1900萬燃油補貼這筆營業外收入來支撐。
記者查資料獲悉,漁業燃油價格補貼是國家為了降低漁業生產成本,增加漁民收入和鼓勵漁業生產的重要舉措。2006年以來,隨著燃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國家啟動了漁業等行業實行生產補貼,有效促進了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人工上漲、魚資源下降、油價上漲、魚貨的漲價根本彌補不了成本的上漲,幾乎整個行業捕魚都是虧本的,完全依賴政府的燃油補貼生存。
翻看中水漁業的過往年報,2010年公司凈利潤為5000萬、燃油補貼為2500萬,2009年凈利潤為2594萬、燃油補貼為650萬,2008年凈利潤為-1946萬,燃油補貼為2600萬。該項補貼隨得原油價格上漲而增大,下降而減少,是中水漁業最大的利潤來源。
魚資源越來越少,營業成本上升,經營依靠政府扶持。以上種種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似乎也嚇跑了機構投資者,中報顯示,十大股東里面沒有一家機構投資者。那到底是什么因素讓股價如此的上漲呢?
種種傳聞 讓人霧里看花
綜合市場上的傳聞,圍繞著中水漁業的利好因素有舟山新區概念、農產品價格上漲和資產注入的預期。
首先舟山新區規劃是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指引舟山群島地區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商業、旅游業、漁業、物流業等領域的發展藍圖。唯一與公司業務有關聯的是漁業,但是中水漁業目前的主要業務為遠洋的魷魚和金槍魚捕撈,沒業務涉及長江流域,似乎不太受益于該新區的規劃。
報表上看,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也沒對公司經營帶來太大的正面影響,因為一方面魚資源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營業成本的上漲比魚貨價格漲得更快。
由于公司大股東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是國務院120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是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在我國農業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場又紛紛憧憬集團未來有優質資產的注入,至今公司沒任何這方面的表態。
一機構研究員也談及自已的看法:“按理說目前中水漁業的業績增長支撐不了如此高的溢價,未來也沒太大的投資項目落成,股價漲得確實讓人迷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