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浙江省富陽市市民孫先生反映:這兩天富陽的一些土菜館里,一道叫紅燒小螃蟹的菜賣得特別火。他懷疑是富春江里面還沒有長大的螃蟹苗,甚至可能是政府剛剛放養進去的。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小螃蟹確實來自富春江,且數量眾多。資深漁業專家表示,這些螃蟹看起來并不像土生土長的,也不是政府放養進去的,更不會是社會人士放養的。它們究竟是什么品種,什么來歷,為什么會這么多?目前還是個謎。
■現象
富春江小螃蟹暴增 傍晚成群往岸上爬
前兩天,市民姜女士就在西堤路的一家飯店吃到過這道菜。二兩不到的小螃蟹,十幾只盛一盤,賣相很好,點的人不少。“其實沒多少肉可以吃,但味道很鮮。”她說,店家還保證這些螃蟹都是從富春江打撈上來的。
在陳家弄附近的親水平臺,一位漁民說,今年螃蟹是多的,幾乎每一網下去都能撈上來一些。但個頭太小,漁政部門查得緊,不讓賣。記者正要走,他指著江上駛來的一艘漁船,悄悄地說:“他們船上可能有,要不你等等。”
記者也從東洲一家土菜館了解到,最近小螃蟹很“吃香”,他們是從附近漁船碼頭買的,貴的時候15元一斤,便宜的時候10元左右一斤。
土菜館老板表示,其實要是有時間的話,根本就不用去漁民那買。每天下午五六點左右,成群的小螃蟹就會往岸上爬,比如新沙島渡口附近的沙灘上就有很多,隨便抓抓好了。
■調查
疑惑一:螃蟹是不是政府剛放養的? 2009年后,漁政就沒有放流過蟹苗
市漁政管理所專家陳已群,從事富春江漁業管理已30多個年頭,他也感嘆:“現在富春江的螃蟹實在是太多了。記得1997年富春江的螃蟹也很多,但感覺還不足現在十分之一的量。”
富春江的螃蟹數量暴增,其實從去年開始已顯現端倪,漁政部門也一直在查原因。專家最初懷疑是社會人士投放的,但后來排除了這個可能,原因有兩點:首先,蟹苗數量太多,絕對不是小規模放養能造成的;其次,這些螃蟹長得大小不一,而一般投放的蟹苗都是統一培育出來的,個頭很規則。
螃蟹數量暴增現象,目前已蔓延至整個錢塘江流域,下游尤其多。“這肯定也不是漁政部門放的,自從2009年以來,就沒放流過蟹苗。”陳已群說。
記者還發現,有一點很奇怪,今年的螃蟹實在有點瘦小。“富春江螃蟹每年3月之前,一般會游到入海口產卵。卵會再隨著潮水逆流而上,不斷發育、生長,到富陽時剛剛成型。往年這時候,螃蟹普遍能長到二兩以上,但我們現在看到的螃蟹,基本在二兩以下。”
疑惑二:螃蟹是不是富春江“土著蟹”? 外觀不太像,更類似日本絨螯蟹
富春江河蟹大小不一,整體偏小,有兩種可能。“可能數量太多,江中餌料有限,吃不飽就長得小;也可能這不是富春江土生土長品種。”陳已群說。
第二種可能已經零星地得到了佐證。生長到目前這個季節,大多螃蟹都開始又一次的換殼了,但有很多在換殼后迅速死亡,它們似乎無法適應富春江的水溫和水質。
富陽土生土長的河蟹,學名叫做中華絨螯蟹,也就是大閘蟹。眼下富春江里面暴多的螃蟹,從外形來看也略有不同。陳已群拿著中華絨螯蟹和富春江當前的螃蟹來對比:“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你看他們的腿部,中華絨螯蟹的第一節顯得細而尖,而這種螃蟹則比較短,而且腿上的毛也偏少。”
有資料顯示,絨螯蟹(屬)在我國有4個品種,即中華絨螯蟹、日本絨螯蟹、狹額絨螯蟹和直額絨螯蟹。專家認為,從外觀看,目前富春江的小螃蟹更類似于日本絨螯蟹。但各級漁政部門對此并無定論,目前小螃蟹樣本已上送到省級科研部門進行進一步鑒定。
疑惑三:江里螃蟹多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目前很難斷定,要等鑒定結果
三年前,因富春江生態遭到破壞,江里螃蟹數量驟減。2009年,漁政部門不得不人工增殖放流了大量中華絨螯蟹蟹苗。現在一下子冒出了這么多品種不明的螃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此,市漁政管理所所長俞曉華表示:“這個,真的很難說。”這么多的螃蟹能夠生存,當然是富春江水環境轉好的象征。
但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任由這些螃蟹“發展壯大”,對整個富春江生物鏈來說不是好事,會影響到其他魚類的生存。如果最后真的證明這些螃蟹是外來物種,那么它的來歷,短時間內數量暴增的原因,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都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那么現在江里的小螃蟹能不能捕撈?俞曉華表示,按照相關法規,出于保護漁業資源的目的,二兩以下的蟹苗是禁止捕撈和販賣的。他們近期已組織多次行動,查處非法捕撈蟹苗的漁民,并將捕獲的蟹苗放歸自然。至于日后政策會不會有變,還要等鑒定結果出來后,聽從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