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鯽魚屬鯉形目、鯉科、鯽屬的一種。身體似鯉,但體較扁而高;頭小,眼大,無須;下咽齒一行,側扁;背鰭基部較長,背鰭、臀鰭均具有帶鋸齒的粗狀硬刺。
為廣布、廣適性的魚類,遍及亞洲東部寒溫帶至亞熱帶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稻田和水渠等水體,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為多。鯽魚對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耐低氧,耐寒,不論淺水、深水、流水、靜水、清水、濁水甚至污水都能適應生長。從水溫10到32左右,都能正常攝食和消化食物。即使在pH9毫克/千克,普通鯽魚的個體最大約0.75千克。鯽魚是雜食性和廣食性魚類,其中屬動物性的有輪蟲、苔蘚蟲、橈足類、枝角類、蝦類等;屬植物性的有硅藻類、水綿、高等植物葉和種子等。在我國南方,鯽魚全年都能攝食,在黑龍江流域,鯽魚在12月完全停止攝食,而6-8厘米時,食物種類增加,除了浮游生物以外,還有高等植物的幼芽嫩葉碎片;長到10-15厘米以上時則多食底棲動物。鯽魚繁殖力強。在華東、華南一年可達性成熟,每年3~8月在淺水湖或河灣的水草叢生地帶分批產卵,卵粘附于水草或其它物體上發育。水溫17~19。C時受精卵經4晝夜孵化成魚苗。鯽魚在自然界中雌魚比雄魚多,雌、雄魚之比為4:1,在自然界中還發現有雌雄同體的鯽魚。
鯽魚的生長速度緩慢,在自然水體中,1毫米,體重71.6-95冬齡魚體長159-177克;4 毫米,體重582冬齡魚體長283 千克。即0.5-1年。即使0.25 年左右的生活時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較快些,當年鯽魚可達25-50 克,第三年可達300 在池塘養殖時,一般每畝放養尾,有些地區池塘養殖的鯽魚每兩年起捕次。有些外蕩和中小型湖泊則完全靠鯽魚自然繁殖,不另放魚種。
鯽魚為中小型魚類,一般在克左右。肉質細嫩,味鮮美,是重要的食用經濟魚類。生活在不同環境和水系的鯽,其性狀和體色都會有一定的變異和分化;特別是經過養殖、選育,產生許多品種,成為人們喜歡的觀賞魚類——金魚。
收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