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10日,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召開,貫徹落實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研究部署海洋資源管理和現代漁業發展工作,努力推動全市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市領導王培廷、孫述濤、馬世和、董天祥、張劍、趙熙殿、徐東升、董進友、王學文、劉祖禮、姜岱敏等出席會議。王培廷主持會議并講話,孫述濤講話,趙熙殿宣讀表彰決定。
王培廷指出,海洋漁業作為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作為海洋經濟的基礎產業,作為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在威海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以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將海洋資源切實保護好,有序開發利用好,優勢充分發揮好。要加快由一般養殖向精品養殖轉變,由近海捕撈向遠洋捕撈轉變,由普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竭澤而漁式的利用資源向放流增值保護資源轉變,盡快實現由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的跨越。王培廷要求,把科技興海作為第一動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高層次人才引進,加大海洋科技經費投入,促進海產品上檔升級、海洋產業結構優化。要持之以恒抓好海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把質量標準覆蓋到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切實保護和打響“威海刺參”等海產品品牌。廣大涉海企業要學法守法、依法經營,嚴格按標準、按規定生產,堅決杜絕違規違法行為。
孫述濤在充分肯定了我市海洋漁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后指出,當前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產業發展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和轉型變動期,各級各部門要認清形勢、把握趨勢,以改革創新的思維,把海洋產業納入藍色經濟區發展框架中去謀劃、去推進。要強化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漁業種苗、海水養殖、遠洋捕撈、水產品加工、休閑漁業和海島經濟,著力構建現代海洋漁業產業體系。要強化產業化經營,加快培植一批漁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綜合性交易平臺,建設一批漁業示范園區,建立一批專業合作組織,提高海洋漁業整體質量效益。要強化品牌營銷,充分發揮品牌吸納、聚集、組合優質資源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威海海產品的影響力。要強化對外開放合作,大力推進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積極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切實增強海洋漁業發展活力。要強化綜合管理,嚴格落實海洋功能區劃,優化海洋開發空間布局,進一步加強海岸帶管理和海洋生態保護,著力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和海洋應急處置工作,全面提升海洋生態安全水平。孫述濤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政策創新,發揚敢想敢試,敢闖敢干的精神,積極探索海洋產業發展的新路子。要加強戰略規劃銜接,策劃、包裝、生成一批重大項目,打造新的海洋經濟增長點。要建立健全海陸統籌、協作聯動的海洋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人才、資金、產品、技術、信息等生產力要素向海洋產業集聚,為加快藍色經濟區建設、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會上,授予14個單位“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5家企業“威海市遠洋漁業先進企業”稱號,12家企業“威海市海珍品健康養殖先進企業”稱號,7家企業“威海市海產品精深加工先進企業”稱號,表彰了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先進個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