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臨高縣是全國聞名的海洋漁業大縣,水產品產量占到全省的1/3,擁有大小漁船2131艘。近幾年來,臨高縣“造大船闖深海”不斷更新改造漁船,漁業作業漁船逐步向大噸位、大馬力等方向發展,生產設備設施生產能力不斷增強。但是,由于臨高縣漁港基礎設施落后,漁船停泊和補給困難,造成臨高縣大部分漁船常年在三亞、東方八所、文昌清瀾、昌江以及海口等外港停泊和交易漁產品,漁民的生產成本增加。另外,隨著臨高縣漁業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全縣尤其是新盈鎮人口急劇增加,與此相匹配的漁港建設配套設施卻較為落后,此舉已經嚴重制約了臨高縣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臨高縣新盈漁港位于新盈鎮后水灣海域,1991年被國家計委和農業部確定為全國一級漁港,原有簡易臺階碼頭一座,防波堤兩條,總長度約1000米,水域面積為20多萬平方米,199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后幾經整修,功能也由原先的漁民漁船的避風港口,轉化為以漁業捕撈為主的漁業產業港口。
今年2月份,新盈中心漁港建設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批準。
新盈中心漁港項目投資近億 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盈中心漁港建設項目核定總投資為913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850萬元,其他資金由地方籌集,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漁港投資項目,也是首個突破了“漁港項目中央投資不得超過3000萬元”限定的漁港投資項目,是獲得省發改委審批的中央預算內重點投資項目,也是臨高縣第一個由國家立項和審批投資的漁港建設項目。該負責人說,根據項目建設要求,新盈中心漁港工程主要由碼頭、護岸、防波堤、港池、錨地和執法辦證中心等項目組成。
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新盈中心漁港項目以外,臨高縣的武蓮漁港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該項目總投資7700萬元,已投資5500萬元,完成了73%的工程量,縣委縣政府力爭把該項目建設成為國家一級漁港,使之可滿足1000艘漁船的停靠、交易、補給;同時臨高縣還投入資金修建了調樓、美夏漁港防浪堤;目前黃龍漁港正在規劃當中,縣政府將采取各種融資方式推進該漁港的建設,努力將黃龍漁港建成為我省一流的漁港,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并加大力度抓好漁港的建設,解決制約臨高漁業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建成后漁民漁船有了避風港 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除此以外,作為配套設施,新盈中心漁港還將建設綜合執法辦證中心,該項目占地1000平方米,港區道路及場地1000平方米,同時包括港區水電設施、通訊導航設施等配套項目。新盈中心漁港建成后,實現年卸漁貨量8萬噸以上,成為南海漁業資源的開發和服務后勤保障基地。
記者了解到,臨高縣新盈中心漁港建設工期為2年,該項目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可同時滿足1000多艘漁船的停泊避風和補給。
8月4日上午,記者一行來到了臨高縣新盈鎮后水灣碼頭,舉目望去,300多平米的碼頭工地上,20多名身穿深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分散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頭頂烈日使用各種器械,揮汗如雨正忙著各自的工作,工地熱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32歲的林政就是土生土長的新盈鎮人,此時他正一絲不茍地焊接著200多米長、直徑40多公分粗的水管。林政告訴記者,他來后水灣碼頭工作已有一個多月了,雖然距離自己家只有3公里的路程,但平時吃住都在碼頭。碼頭工期緊,任務重,林政表示“漁港項目早一天完工,就可以早一天投入使用,”他要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臨高縣新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新盈中心漁港建設項目依托臨高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良好的區位優勢條件,整合了全縣的漁港優質資源,并以新盈中心漁港建設為契機,規劃建設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和服務后勤保障基地、全國最大的深海網箱服務后勤保障基地和后水灣紅樹林漁業休閑旅游度假基地,根據計劃安排,該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全面啟動,前期基礎性工作正在積極開展,項目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將極大地促進新盈漁業風情小鎮的建設和休閑漁業項目的發展,漁民和漁船都有了安全避風的港灣。
臨高以風情小鎮為依托
發展“一鎮一色一村一品”特色經濟 本報訊新盈鎮黨政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盈鎮是全國聞名的漁業強鎮,全鎮土地面積52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線7公里長,擁有國家一級漁港新盈中心漁港。新盈鎮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漁家文化底蘊,轄區內古建筑、街區遺跡、紀念物眾多,如著名的臨高八景之一的宋代水井澹庵泉跡,沿海一帶坐落著神山廟、九天廟、關馬廟等43座廟宇,歷經幾百年風雨保存完好,建筑風格考究,工藝精美巧奪天工,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生態風景方面如彩橋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位于新盈鎮彩橋村沿海一帶,面積約上百畝,現保護狀況良好;又如后水灣和鄰昌嶼,盛產各種魚類、貝類和蟹類,素有“海南海上筏釣第一灣”之美稱,現已形成了連片的特色產業鏈,集海釣、筏釣、海上漁排、拉網、趕海、觀光等為一體的具有新盈特色的海洋休閑產業。
新盈鎮黨政辦負責人表示,新盈鎮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主要以“哩哩美”漁歌為主,又有漁家勞動號子、搖籃曲、浪花調等,尤其是優美動聽的“哩哩美”漁歌,男女老少都會傳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
除此之外,新盈鎮的深海網箱養殖業和捕撈業也非常發達,新盈鎮積極引導漁民“造大船、闖深海、創效益”,率先引進了抗風浪深海網箱養殖項目,打破了省內傳統的養殖模式,年產值達1.8億元。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臨高縣決定斥重資建設新盈風情小鎮,并以此為依托,大力發展“一鎮一色、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為轄區的百姓和漁民謀取利益。
按地域分工建3大生產經濟區 臨高縣建設局王副局長表示,根據功能專業化和結構綜合化原則,新盈風情小鎮以新盈鎮為中心,按地域分工將組建3大地域生產經濟區:1.臨海經濟區,利用新盈風情小鎮臨海的港口、灘涂的優越地理自然條件,大力發展漁業和養殖業,并以跨地區、跨地域海產品批發市場的建立為突破口,帶動全鎮的經濟發展,涉及村莊主要是頭咀、安全、新盈、昆社、龍昆、抱蛟六個中心村,建設港口和臨港產業,實現港區聯動,形成臨港產業集聚區,同時通過大企業、大項目進駐帶動海岸帶土地資源的高效開發,適度發展工業旅游;2.鄉鎮企業經濟區:利用新盈風情小鎮靠近臨海經濟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主要是漁產品加工業、運輸行業等,涉及村莊為鎮區和南堂、抱蛟中心村等,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居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和景觀;3.農產品經濟區:用于農業生產、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利用新盈風情小鎮農田集中的優勢,以大力發展農業為主,增加糧食種植面積,以農村土特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加工,建立熱帶農業等生產基地,發展休閑農業、休閑漁業和鄉村旅游。
王副局長告訴記者,新盈風情小鎮產業是支撐,保護是關鍵,文化是靈魂,景觀是基礎,功能是核心。建設過程會因地制宜地挖掘資源內涵,突出資源特色,探索一條具有國際旅游島特色的特色城鎮化發展方式。風情小鎮專門開辟出了相關功能區,如漁家樂休閑旅游區,重點發展酒店住宿、商業餐飲、文化娛樂、運動休閑等產業。
為居民游客打造詩意居住環境 參與新盈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的海口市一家設計公司負責人表示,新盈風情小鎮的建設工作,需要當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因項目建設而失去土地的農民來說,規劃設計單位在參與規劃編制時,已將他們列入到規劃項目中來,此舉目的就是讓當地群眾長久地分享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
該設計公司負責人表示,新盈風情小鎮規劃編制工作已接近尾聲,征地、搬遷等相關基礎性工作已經展開,總建設工期約為兩年時間,投入資金約20億元。
臨高縣建設局王副局長表示,新盈風情小鎮將借鑒國外風情小鎮的先進建筑理念,不斷創新項目的內容和內涵,做好低碳環保工作,依附當地的本土自然、人文基礎打造處項目的特色,為當地的居民以及國內外的游客,打造真正詩意居住的生活環境。
記者了解到,8月初臨高縣委書記陳創福前往新盈鎮,就風情小鎮建設工作進行調研時欣喜地說,新盈風情小鎮建成以后,本地居民既可以詩意地居住,快樂地就業,同時又可以殷實富足地生活和工作。對于國內外游客來說,飽覽海上美景的同時,還可以出海捕魚、停船釣魚、網箱看魚、漁排吃魚、上岸買魚。
陳創福接受采訪時說,與城市相比,小鎮能夠更好地展示本地文化和特色,對高端游客更具吸引力,新盈風情小鎮將打造成農村居民創業就業的基地、國內外游客休閑旅游的勝地,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