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再建9個水產示范園 七里海河蟹空調伺候
發布時間:2011/8/17 8:58:23 來源:天津網-每日新報 編輯:羅詩吟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俗話說“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但隨著本市經濟的發展以及優勢水產品養殖示范園區的建設,這句俗語恐怕就會成為歷史了。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俗話說“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但隨著本市經濟的發展以及優勢水產品養殖示范園區的建設,這句俗語恐怕就會成為歷史了。記者從天津市水產局了解到,去年,本市已建成41座示范園,今年本市將全面建成50個示范園。讓住在“空調房”的河蟹“吃好喝好長大個兒”,讓外地海產品“本土化”,都是示范園這些年來的成績。稿件統籌 鄧晶龍 周白石
天津市水產局漁業管理處周勁峰處長告訴記者,本市計劃2008-2011年建設優勢水產品示范園區50個,主要包括海珍品養殖、南美白對蝦養殖、中華絨鰲蟹養殖、良種鯉鯽魚養殖、觀賞魚養殖示范園區。截至2010年,本市已建成各類優勢水產品養殖示范園區41個,其中海珍品養殖示范園區9個,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園區8個,中華絨鰲蟹養殖示范園區1個,良種鯉鯽魚養殖示范園區17個,觀賞魚養殖示范園區6個。示范池塘養殖規模3.33萬畝、工廠化養殖規模22萬平方米,年產優質水產品2.64萬噸,觀賞魚1.36億尾,年產值6.86億元。41個園區總投資5.4億元,其中政府投資5950萬元,形成了以生產者投入為主的資金投入機制。
示范園區建設的規劃布局,其中海珍品養殖示范園區建設以塘沽、漢沽、大港為主。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園區建設以東麗、津南、西青、北辰、武清、寧河等為主。中華絨螯蟹養殖示范園區建設以寧河縣、津南區、大港區、西青區等為主。良種鯉鯽魚養殖示范園區建設以西青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縣、薊縣等為主。這些示范園基礎設施良好、現代化程度高、技術先進、品種優良、環境幽雅、管理規范。通過園區建設項目推進了本市漁業現代化的進程,提高了優質水產品市場競爭力,讓市民享受到越來越好的各種優質水產品。
新技術 七里海河蟹 吃得舒服 “空調”伺候
記者在七里海河蟹種業基地看到,偌大的基地中,方塊狀一畝大小的池塘分布整齊,水泥小路直通各處。走近池塘,便能夠看到不少小河蟹,不久后,它們將成為真正的“七里海河蟹”,成為大家餐桌上的佳肴。
基地的新佳水產品養殖場負責人王鳳玲介紹,該基地占地1320畝,按功能分為貯養交易、科普教育、示范養殖、良種擴繁四個功能區。以前一般蟹農養殖河蟹苗種從東北、南方等處購買,一個池塘無計劃地放養河蟹,喂些雜糧或麩皮等飼料。由于營養不夠且養殖密度過大,河蟹生長情況不理想,根本賣不上好價錢。
現在他們的示范園河蟹養殖,首先有自己的智能蟹苗培育車間,從源頭保證了七里海河蟹的品種優勢。為保證河蟹鈣質,在河蟹入塘放養前,會在池塘里鋪上一層田螺供河蟹食用,本地不夠的話,再聯系從南方運過來。平時,河蟹的主食為專門投放的煮熟的優質玉米。
經過科學計算,每畝養殖的河蟹數目在600-800只,充足的活動空間是河蟹長大個的必要條件,同時,池塘里還會種上水草,河蟹們夏天躲在水草中,就像人在空調屋里一樣舒適。經過如此精心喂養,一般河蟹能長到2-3兩重,比原來幾乎大了一倍,身價也隨之飆升,無論河蟹品質還是個頭大小,都是以前所不能比的。示范園也是希望能通過這種看得見的優質養殖方式,帶動周邊蟹農的養殖技術水平,讓大家吃上質量更高、口味更好的“七里海河蟹”。
本版撰文 見習記者 彭未風 攝影記者 王健 劉玉祥
新品種
本地海鮮pk海南貨
除了本地水產品的品質提高外,本市如此多的示范園,還為豐富老百姓餐桌水產品種類提供了必要條件。位于漢沽的天津盛億養殖有限公司是本市目前最大的海珍品養殖基地,作為示范園區該養殖場有兩個特點,水產品“珍”,品種“新”。這里主要養殖的幾個海珍品有半滑舌鰨、大菱鲆、牙鲆魚、金烏賊、東星斑、條斑星鰈、星突江鰈等。
作為示范園,這里的養殖方式和傳統模式有什么不同呢?總經理李玉龍告訴記者,養殖場以車間化形式進行分類養殖。養殖場既有養殖車間,也有繁育車間。海珍品營養價值高,精品飼料是海珍品質量的前提保證。據了解,普通的魚飼料一斤約10元,剛孵化的魚苗喂養更是精細,以前專門從日本進口的飼料一斤約150元,后來魚飼料從國內購買,價格依然十分昂貴。此外,每天的喂養情況都會有專人以日記形式記錄下來,喂了多少食、生長情況等等,使得喂養過程有據可依。
一個品種喂養四五年后,品質會出現退化,為保證海珍品喂養質量,這里很注重新品種的引進,近期成功引進本地獨有的金烏賊與海南的東星斑兩個新品種。東星斑在海南十分有名,價格高達600多元一斤。李經理說,最初100條東星斑試養成功后,他迅速引進了5000條。記者看到,池中已經長到10多厘米長的東星斑渾身藍色夾雜粉色,在水中游動敏捷迅速。其成長周期是兩年,也就是說,兩年后市民就可吃上本地產的東星斑。
根據現在的投入資金預測,除運費等開銷,未來價格應該比海南產的便宜不少。此外,該公司正在開發的條斑星鰈、星突江鰈、海參等高檔品種將讓市民越來越多地嘗“鮮”。
家門口吃南美對蝦
早些年,海鮮價格比較高,通常人們不會敞開了吃。特別是國外進口的海鮮,人們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舍得吃上一次,不過現在就有很多從國外引進的海產品進入了大眾餐桌,比如人們這些年常見的南美白對蝦。
經過近幾年南美白對蝦水產養殖示范園建設所起的示范引領作用,本市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戶越來越多,現如今這種國外品種的海貨完全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的餐桌,花上一二十塊錢就可美美吃上一頓。周勁峰處長告訴記者,本市在十多年前就引進南美白對蝦品種進行試養推廣,2008年前后養殖技術成熟并全面推廣,如今價格便宜、肉質鮮美的南美白對蝦深受市民歡迎。
西青區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園益利來養殖有限公司王滿江說,他們的養殖場2006年開始試養南美白對蝦,雖然當時他認識的養殖戶中不少也開始嘗試,但大家最初僅是拿出少部分場地進行試養,所以當年南美白對蝦因為品種新、數量少,價格賣得相對較高。隨著技術成熟,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在本市完全推廣開來,如今西青區幾乎所有的水產養殖戶都養了南美白對蝦,本市目前南美白對蝦的產量與質量和過去相比有了極大的提高。同時,價格維持在10多元一斤左右,和其他數十塊一斤的海產品相比,老百姓平時完全承受得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