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去年9月到今年7月上旬,駱馬湖遭遇了1982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湖區水面面積萎縮47.4%,漁業養殖損失慘重。為促進湖區漁業資源恢復,省駱馬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在駱馬湖湖區開展大規模人工增殖放流魚苗活動。
進入今年七月下旬,隨著連續降雨的到來,駱馬湖湖區的旱情得到有效緩解。8月17號,記者跟隨人工增殖魚苗放流船來到新店鎮駱馬湖湖區中心看到,與之前嚴重干涸的湖區相比,現在駱馬湖湖區水面已基本恢復到正常水位,漁民也正在湖區穿梭捕撈作業。
省駱馬湖漁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水位已基本恢復,但是由于今年上半年旱情嚴重,湖區原有的自然環境和漁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漁業數量、種類也明顯減少,對此省駱馬湖漁管理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7次人工增殖放流魚苗活動。此次在新店鎮駱馬湖湖區實施的人工增殖活動共放流魚苗約1.4萬斤,品種主要包括四大家魚和蟹類等。
省駱馬湖漁管會辦公室資源處處長 高軍:今年駱馬湖遭遇到特大旱災,湖區漁業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為了能夠使漁業資源較好恢復,我們加大了人工放流力度。通過多點、多批、多品種放流,以此來恢復漁業資源。
漁民:這次投放對漁民好處多了,之前湖區干旱,上期魚都死了,投放的魚苗對漁民絕對有利,因為湖區沒有魚,現在放點魚,下半年生產會好點,提高點。
雖然駱馬湖湖區目前水位已基本恢復,但對剛剛投放的魚苗,相關負責人也提醒廣大漁民要嚴格按照規定捕大留小,確保湖區漁業資源健康順利修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