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成員了解北江水域魚類保護區分布情況
考察團成員與當地民眾參加祈福放生活動
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漁業信息與研究小組以及來自英國、丹麥、菲律賓、印度、越南五個國家共22名專家學者組成的歐盟國際水域資源合作項目考察團,27日對廣東北江流域韶關段進行考察。
|
當日下午,考察團22名成員在華南農業大學駱世明教授、蔡昆爭教授等中國學者的帶領下,到韶關市休漁放生平臺參觀北江水生物展覽館。廣東省漁政總隊韶關支隊李成忠隊長向考察團成員詳細介紹了北江流域韶關段的各個魚類保護區,以及保護區內的控制污染、控制捕撈和嚴禁采砂等措施。
下午16時30分,考察團22名成員興致勃勃地與當地民眾現場放生了近4000尾魚。
來自英國Essex 大學的Stuart 教授稱贊北江流域韶關段的水生資源保護區比較多、而且水質清澈,特別是休漁放生平臺理念先進、條件完善,這對于相關國家對保護和增值水生資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據華南農業大學蔡昆爭教授介紹,歐盟國際水域資源合作項目考察團主要是研究印度、越南和中國等國家典型水域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問題。而北江流域的韶關段,是此項目中國的主要研究區域。
蔡昆爭表示,此次歐盟國際合作項目考察團對中國水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珠江,而北江流域是珠江的上游,所以考察團特地安排了兩天時間,將先后對韶關段的漁村、魚類保護區、水電站以及漁民的生活現狀進行考察,目的是了解北江水域資源利用和保護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政府的行動和經驗。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