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從蓬萊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山東省首家海參養殖專家委員會在蓬萊成立,這是該市變人才資源為人才資本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標志該市水產養殖行業產學研標準化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據了解,該委員會成員由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院所共10名水產專家組成,均在水產養殖領域有較深造詣,部分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
海參養殖專家委員會常設辦公機構將設立在蓬萊安源水產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刺參等海產品的育苗、養殖生產,且其海參苗種生產規模占據全國行業絕對龍頭位置。成立儀式上,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并結合蓬萊區域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水產養殖生產工藝流程標準。同時,專家委員會將以各專家所在的科研院所為主要科研技術力量,指派專人把安源水產公司作為實驗基地,進行系統深入地聯系和合作。會后,全體委員親臨養殖現場,針對當前育苗、養殖水環境監控、生產過程中的病害以及刺參不同發育階段飼料等問題進行了實地指導,對現有的生產工藝和養殖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和雜交育苗等問題,提出了實質性建議。
蓬萊因海而生、依海而立。面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這一規劃的啟動實施,該市圍繞“穩定近海,拓展遠洋”的總體思路,堅持把高科技融入海水養殖領域,全面推廣多品種、立體化、生態化養殖模式,努力打造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化平臺,構建高效的基礎設施體系,提高藍色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山東省首家海參養殖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將為當地水產養殖業提供領先的科學理念和強大的技術保障,在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業鏈條、膨脹產業規模的同時,加快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提升行業綜合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