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去年全球羅非魚出口總額超過了十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場和國內市場的羅非魚進出口形式都比較樂觀。納塔爾世界水產養殖協會會議上巴西強調加強羅非魚產業發展,巴西羅非魚養殖和國內市場需求都在增長。
亞洲
馬來西亞
由于政府決定降低柴油補貼,拖網漁船作業者采取相應的抵制措施,從一月份開始,馬來西亞的新鮮魚類價格便開始大幅上漲。吉隆坡附近傳統的街市上,魚肉價格比上個月高出30%,這也導致國內市場淡水魚(包括羅非魚)市場需求增加。隨著事態發展,聯邦農業營銷局(FAMA)加緊與馬來西亞漁業發展局(LKIM)合作,努力為漁民設立更多農貿市場。目前,馬來西亞大概有500家農貿市場,根據第十個馬來西亞計劃,FAMA預計設立1000家農貿市場。馬來西亞大部分淡水魚供應商通過農貿市場進行銷售產品。這個活動將能增加他們的收入,并且使消費者以優惠的價格獲得他們所提供的淡水魚。
中國臺灣
回應亞洲主要市場的經濟復蘇,中國臺灣省的羅非魚價格經歷2009年的顯著下降之后開始反彈,日本地震后也需要更多的羅非魚供應市場,這些因素將羅非魚價格從2009年的0.55美元/公斤推至目前的1.4美元/公斤。臺灣羅非魚的主要市場有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中東。去年,臺灣供應美國市場的羅非魚數量增加。重要的飼料生產商Grobest目前正通過其位于泰國的子公司Thailand Tilapia為歐盟市場推出一條有機羅非魚供應線。
中國
中國羅非魚的年產量幾乎占到全球羅非魚年產量300萬噸的50%。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共出口72004噸羅非魚產品,同比增長22%,其中50%出口到美國市場。魚片的出口量增長最快,在價格方面,魚片價格同比上漲約30%,整條羅非魚價格上漲32%。
同時,哥斯達黎加和中國兩國間即將開始的自由貿易協定好像使中國從哥斯達黎加進口更多羅非魚產品。2000-2010年間,哥斯達黎加羅非魚對中國的出口量以每年37%的速度增長。
美國
羅非魚在美國市場是第五大最受歡迎的水產品,今年第一季度總進口量增長5.8%,為51329噸。凍魚片占70%的份額,同比進口量增加6.82%。
新鮮/冰鮮羅非魚的需求依然很穩定,進口量沒有出現增長。兩個主要的新鮮羅非魚供應國厄爾瓜多和哥斯達黎加今年的供應量都很低,而洪都拉斯的供應量增加(20%)。今年第一季度美國新鮮/冰鮮羅非魚進口量為6705噸,進口額為47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條凍羅非魚第一季度的進口量同比增長5.5%,中國和臺灣省的供應量小漲,泰國的供應量下跌。
巴西
巴西納塔爾的世界水產養殖協會會議上,參會者提出提高巴西羅非魚產量的解決措施,以應對國內增強的市場需求和高端價格。跨國公司(Pescanova and Nippon Suisan Kaisha等)都在擴大其產量,并針對國內市場供應。日本水產公司巨頭Pescanova and Nippon Suisan Kaisha的羅非魚來自巴西基地,部分產品售往美國。
歐盟
歐盟市場2010年新鮮和冷凍淡水魚(鯰魚、羅非魚和尼羅河鱸魚等)進口量為286893噸,其中鯰魚占73%市場份額,尼羅河鱸魚11%,羅非魚7%。羅非魚的主要供應國有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和拉丁美洲的厄爾瓜多、哥倫比亞、巴西。新鮮魚片的市場剛建立,消費者主要是法國和英國的高檔餐館。
今年第一季度歐盟市場凍羅非魚片進口量同比增長3.2%,中國是主要的供應商,占有90%的市場份額。這段時間內歐盟共進口5333噸羅非魚片。印度尼西亞的供應量下降,第二大供應國越南的供應量增長80%。波蘭從中國進口1900噸羅非魚產品,盡管較去年降低,但仍是歐盟最大的羅非魚進口市場。荷蘭、西班牙和德國的進口量同比也有所增加。
英國
本地魚公司養殖羅非魚的成功,也使國內外對其產品的需求增加。公司相信主要是因為他們采取可持續的養殖方式,他們的產品才會如此受歡迎。英國的消費者能下單訂購富豪魚用品有限公司的羅非魚和羅非魚片。羅非魚也為西班牙和波蘭消費者提供。
展望
歐盟市場接受熱帶魚是一個事實,魚片的需求似乎不會增長很快。盡管如此,養殖淡水魚能獲得更多的魚片市場份額。
本文由中國水產門戶網翻譯報道,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